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斯人所甚厌,投畀每不受。


欲其少须臾,夺去惟恐后。


云谁尸此职,无乃亦假守。

正月二十五日,伯伯以果子弄物,招送寄寄体魂,归大茔之旁。


哀哉!尔生四年,方复本族。
既复数月,奄然归无。

翰林供奉白头时,洗墨归寻古剑池。


近得王家湖水帖,遥传谢氏敬亭诗。


扇头云树摇山翠,障子烟花动海漪。

兰台仙史,好在多情否。
不寄一行书,过西风、飞鸿去后。
功名心事,千载与君同,只狂饮,只狂吟,绿鬓殊非旧。

读书夜寂冷无火,卷卷遂成摇膝吟。


始忆高僧将偈去,安知古寺托云深。


寒堂正睡远钟发,野鸟乱鸣残月沉。

遥知涟水蟹,九月已经霜。


筐实黄金重,螯肥白玉香。


尘埃离故国,诗酒寄他乡。

北来消息不真传,南度相忘更记年。


湖海一舟须此老,蓬瀛方丈自飞仙。


数临黄卷聊遮眼,稳上青云小著鞭。

一曲清歌金缕衣。
巧佼心事有谁知。
自从别后难相见,空解题红寄好诗。

闻君客食贤王府,剪地芙蓉赐坐温。


不爱时名题雁塔,愿将苦学授龙孙。


中官送酒银瓶小,前席谈经绛帐尊。

当时六祖在黄梅,五百人中眼独开。


入室偈闻传绝唱,升堂客谩恃多才。


铁牛无用成真角,石女能生是圣胎。

皎然灵一时,还有屈于诗。


世岂无英主,天何惜大师。


道终归正始,心莫问多岐。

谁人不说文衡山,闻说衡山开我颜。


我有衡山旧精舍,相期月底共追扳。

君家曝日有高台,君坐台中日几回。


旁舍先生扶杖过,平湖县博寄诗来。


不知天道晴还雨,屡见山花落又开。

千峰回合碧云迟,想像吴阊日暮时。


何日双柑寻旧约,一尊湖上听黄鹂。

儒林挥笔掩群贤,湖海倾心二十年。


藻鉴尘埃无伯乐,规模乡国有颜渊。


黄花别泪临湖水,白雁乡书断楚天。

忆昔池亭同啸咏,只今扶病少过从。


石阑花好几时发,林径苔深尽日封。


转觉春风愁见雁,可堪夜雨坐闻钟。

半醉吴歌何处游,白云寄意不胜秋。


乘风欲落秦淮水,遮莫寻君傍酒楼。

已传灵耗烦晨鹊,更作新诗寄塞鸿。


千里薄寒沾暮雨,百壶清笑望秋风。


仙人楼阁重湖外,帝子亭台翠霭中。

容颜不少如前日,景物犹多似旧时。


匹马瞻相无尽意,双泉想像不胜悲。

夕阳却度石头溪,万事伤怀欲泪垂。


谢氏游山行着屐,严公送酒立还诗。

江上新凉入酒杯。
瑞芝堂祝寿筵开。
五楼百雉更崔嵬。

桓伊三弄笛,犹足战淝水。


谈笑麾秦兵,所向皆披靡。


追击至青冈,坚亦中流矢。

春风入湖团,暑雨来章泉。


如何越境出,俗吏定不然。


见贤思乐地,谈道明性天。

雨散风生涧水鸣,倦扶藜杖看山行。


故人正在乾封邑,何日唤之来耦耕。

新辟书帏定自如,眼前纷列不关渠。


陶公楮大从容处,酒薄囊悭还饭蔬。

繁阴清影下黄鹂,想见虚堂昼寂时。


试拨吏文危膝坐,篆香无与细风吹。

短棹轻舟载夕阳,独寻新句下横塘。


白鸥却是催诗使,飞探蘋洲醉墨香。

琅函仙语出天台,白鹤青鸾特送来。


付与诸郎歌且舞,恍肰身世醉蓬莱。

翰苑摛文沐宠多,又升近侍在銮坡。


谠言屡进分香日,直笔常濡太液波。


入相内廷称褚亮,荐贤当路说常何。

十载金门共尔趋,今闻矍铄老姑苏。


太丘乡行康成学,谁信名儒在五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