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年衰老交游少,处处萧条书信稀。


唯有巢兄不相忘,春茶未断寄秋衣。

织素缝衣独苦辛,远因回使寄征人。


官家亦自寄衣去,贵从妾手著君身。


高堂姑老无侍子,不得自到边城里。

征夫去时著纻葛,征夫未回天雨雪。


夜呵刀尺制寒衣,儿小却倩人封题。


上有泪痕不教洗,征夫见时认针指。

秋风西来入庭树,攀条正念征人苦。


空窗自织不敢任,鸣机愁寂如鸣橹。


练成欲裁新丝香,抱持含愁叔姑堂。

手织白纻纤且长,生著宜热熟宜凉。


以比妾心齐素洁,制成游子远衣裳。


君心相厚未相薄,衣来还得称君目。

芦花风紧雁飞飞,便寄边衣也是迟。


妾把剪刀犹觉冷,况君披甲枕戈时。


愿君百战图勋业,馘项歼嬴频献捷。

孤月照庭阑,相思剪合欢。


泪从灯烛下,霜入□□寒。


绝漠□□远,空闺锦帐残。

秋风飞虏尘,闺里捣衣频。


拭泪逢边使,缄情寄远人。


不辞劳妾手,未省称君身。

裁衣持寄郎,灯前起长叹。
重绵密密缝,怕郎边塞寒。
裁缝值残暑,万里寄边城。
莫道寒衣早,萧关八月冰。
郎寒即妾寒,缝衣寄边垣。
妾寒尚自可,郎寒谁温存。
边城七月雪,六月已成衣。
殷勤杔边使,只恐到来迟。
征衣须早寄,遥忆稿砧寒。
莫讶啼痕少,相思泪已干。
闻有宫袍赐,翻令闺意伤。
良人在行伍,祇待妾衣裳。
欲制寒衣下剪难,几回冰泪洒霜纨。
去时宽窄难凭准,梦里寻君作样看。
流黄机上鸳鸯锦,明灭疏灯照孤枕。
空闺冷月自娟娟,绝塞金风何凛凛。
起视明河漏已残,沙场遥望路漫漫。
城中寄衣来,感激泪如湍。
琼玖安足报,愿勿忘饥寒。
汉月絓庭树,胡霜拂城楼。
边人一夜寒,深闺始知秋。
起来理征衣,纤手一何柔。
男儿远向交河道,铁马金戈事征讨。
边头八月霜风寒,欲寄戎衣须趁早。
急杵清砧捣夜深,玉纤铜斗熨帖平。
此身倘长在,敢恨归无日。
但愿郎防边,似妾缝衣密。
愁肠结欲断,边衣犹未成。
寒窗剪刀落,疑是剑镮声。
忆郎赴边城,几彀秋砧月。
若无鸿雁蜚,生离即死别。
牵牛织女隔银河,一度秋来一度过。
岁岁寄君身上服,丝丝是妾手中梭。
剪刀未下肠先断,针线才拈泪更多。
瞥见枝头梅蕊暖。
愁到眉峰寸寸。
何处砧声恨。
情同牛女隔天河,又喜秋来得一过。
岁岁寄郎身上服,丝丝是妾手中梭。
剪声自觉和肠断,线脚那能抵泪多。
华灯闇室秋夜长,吴刀剪彩为衣裳。
欲缝不缝心恻恻,还向姑前较宽窄。
燕山八月雪若寒,毡褐狐裘俱擘裂。
寂寞深闺夜,挑灯纫素衾。
短长今世样,新旧美人心。
欲雨风难定,将寒雪易侵。
秋风动边塞,木叶下庭帏。
织就机中素,裁为万里衣。
忧沉丝绪短,泪渍线痕稀。
商飙落叶如飞燕,寒衣处处催针线。
征夫一去未曾还,十载相思不相见。
相见家乡讵有期,旧衣寄尽寄新衣。
虫唧唧,催刀尺。
念游子,泪沾臆。
冬成衣,寄北平,北平风高妾心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