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。


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。


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。

高标瑶树与琼林,灵府清寒出苦吟。


海内十年求识面,江边一见即论心。


纷纷俗子常成市,亹亹微言孰赏音。

南阳老幼如云屯,连日城东候使君。


后者排前旁捷出,争先见面作殷勤。


六年重来已白发,一日再见回青春。

昔忝襄邓节,于今十四年。


清才岂我下,黄绶属城偏。


七略元刘向,诸生仰郑虔。

治郡功名不让黄,玺书频见下明光。


谁将吴地随车雨,去作闽天列戟霜。


射日龙文开组练,腾波鲸血偃馀皇。

几年不寄子公书,忽向燕南遗鲤鱼。


天远地遥归未得,男婚女嫁事何如。


壮游自致青云上,漫仕谁怜白发馀。

才子生南国。
坐江楼、拥书十万,百城难敌。
高密元侯门第在,伯道清风奕奕。

五月十三竹迷日,今年仍自晏阴初。


分将池籞千竿翠,就得枫槐一雨馀。


红叶苍苔相映带,南荣北户顿萧疏。

韶州西去是衡山,楚客舟从岭左还。


欲语祝融天上事,思君迢递见君难。

闻尔为楼近郁蓝,晴川历历豫章南。


当檐河汉三千尺,绕架云霞八百函。


径压蓬蒿同蒋诩,阶藏兰菊类罗含。

去年雪里共清游,萧子酣歌几唱酬。


竹叶又看新酿熟,梅花还作暗香浮。


青衫尚想君奔走,短褐空嗟我滞留。

景象不堪把,韶华驶飞轮。


年盟三百五,岭南今几存。


我爱沃泉子,圭璋粹以温。

一代风流墨绶郎,几年为政似庚桑。


居官共号神明宰,判事多成急就章。


滩送九龙来廨宇,庭留双鹤守琴床。

闻说西湖也自怜,君游更傍早春天。
六桥水暖初杨柳,三竺山深未杜鹃。
旧壁草生寻旧刻,新岩茶熟试新泉。
楚江流浩浩,客心飞不绝。
晓盼云际树,暝睇波上月。
崇山郁嵯峨,明霞相焕发。
岐海波仍润,仁山月满楼。
高名驰百粤,过化忆三州。
柏列滇南戟,棠阴岭道稠。
白发书生意气完,确然行学效民官。
九天宫阙心长在,万里江河分亦安。
屡愧姓名尘荐牍,岂论明类必弹冠。
顷随旌旆按东州,一别门阑物再秋。
内诵德言如在耳,仰瞻云步但昂头。
掖垣遥想丝纶暇,海角方深赈恤忧。
素耽书法又耽诗,眉宇分明玉雪姿。
共乐琴樽欣有弟,独持门户叹无儿。
数间茆屋风生榻,千亩禾田水坏陂。
庾岭前头梅散漫,灊山东下水漼溰。
二年时节俱为客,千里家山各未归。
俯睫游从真丑谬,方头言论易乖违。
茅屋分携但偶然,蟾光今已十回圆。
自存交分长长在,不用音书叠叠传。
无术入时犹是命,有身多病岂非天。
海上玄真子,能诗似谪仙。
几从尘外混神翁,洛社衣冠浪自同。
杖策雅堪垂竹帛,咏歌谁共溯雩风。
清吟肯惜筠筒满,纵饮宁辞玉斝空。
漠漠玄云结午阴,江樊犹绽兔葵心。
迎潮白鹭翩翩舞,选树黄鹂款款音。
市上方袍闻施药,门前稚子报携琴。
衡阳归雁别重湖,衔到同人一纸书。
忽见姓名双泪落,不知消息十年馀。
彩衣我已登黄阁,白社君犹葺旧居。
远去江湖志不违,今来未觉昔来非。
眼穿海日笼沙白,足倚薰笼贮火微。
行客自知无岁暮,飞鸿不记有家归。
后时自许甘丘壑,前席将无问鬼神。
浮世虚名非得已,出山小草却悲人。
别时笑语风吹断,会处迷离梦写真。
手披冰玉泐苔斑,石上都无字可删。
副墨总扃千岁溜,金光犹隔万重湾。
灵扉只与云开阖,绝岛应知月往还。
高山顶上偶相逢,千尺孤松霜雪中。
不可亲疏真道广,未尝喜愠信心空。
衡门笑咏尘方远,太学声名日自隆。
远去江湖志不违,今来未觉昔来非。
眼穿海日笼沙白,足倚薰笼贮火微。
行客自知无岁暮,飞鸿不记有家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