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异时河内初陆梁,谁其御者朱与强。


强公身死剪妖党,殊恩稠叠旌国殇。


朱公墨守一黑子,遮蔽怀卫如苞桑。

今岁风光倍觉饶,无人不去踏虹桥。


独辞午夜千门月,去迓高堂倍里遥。


飞盖梅花梁苑雪,归帆杨柳楚妃腰。

居中甘郎潜,补外煦众父。


大云本无心,舒卷任天予。


万峰一草堂,魂梦亲岣嵝。

钱塘贤俊称二陈,坦荡尤推髯绝伦。


旧京隐伏甘一世,谁知元是英雄人。


廿年踪迹久阔略,宵来入梦嗟何因。

美酒易尽悲难空,平生风义怀朱翁。


翁昔酿酒鉴湖侧,百二十瓮堆醇醲。


酒成跌宕走京国,意轻万户豪千钟。

御史台中柏,哑哑乌夜啼。


返哺既以乖,风木不宁栖。


子心安可穷,物理故难齐。

重来诗更好,稍稍露行藏。


却问平津邸,何如谷口庄。


铗弹宁为腹,弦断别萦肠。

海内谁华发,天遗一老多。


君归亲几杖,莫复出烟萝。


朱萼当春好,黄花奈晚何。

辽东尝作客,皂帽识而翁。


馈食先人外,谈经弟子中。


君持名父命,人挹逸民风。

为君歌弹歌,亲死不葬哀如何。
桐棺暴露亦已久,越王台下乌鸢多。


飞土可怜汝孝子,二人封树无蒿里。

一樽相送五仙城,鸿雁南来尔北征。


越鸟解催归计早,岭梅不笑客装轻。


秦多气概诗无敌,汉少关河事已平。

秋风首路出台关,西指秦中一骑还。


南海珠归文笔里,罗浮花在彩衣间。


壶觞晚就轩辕观,射猎朝过祋祤山。

兄弟多才甚,君兼作奕秋。


人无鸿鹄至,客有斧柯愁。


矫矫来三楚,翩翩过五侯。

春半尚未雨,江行苦浅流。


频随归雁去,不为落花留。


子舍依黄岳,亲年若楚丘。

扁舟东去枉相寻,珍重趋庭报好音。


千里暮山游子意,一溪流水故人心。


乘车自古多岐路,携手何年共入林。

彩笔翩翩骤过从,居然文藻挹芙蓉。


门留廷尉甘罗雀,剑授司空欲化龙。


谒帝明光春浩渺,论交平乐暮从容。

静掩衡茅觉地偏,辉煌词笔照临川。


通家政自推文举,倒屣能无属仲宣。


殿耸甘泉晨赋雪,宫深碣石夜谈天。

手板那能谒路傍,扁舟归兴逐浔阳。


参军不恋芙蓉幕,仙尉偏宜薜荔裳。


钓倚宫亭明月近,樵穿庐岳乱云长。

荧煌飞檄到乡闾,犹忆中丞旧上书。


九列勋劳存琬琰,三朝名姓重璠玙。


纳言司近双龙阙,廷尉门容驷马车。

归来三径抱云眠,片石江郎大隐年。


五亩尽忘中令贵,一乡谁并太丘贤。


青门旧吏怀风素,紫阁名卿问草玄。

骊歌不断夕阳楼,又折黄花赋远游。


六馆诸生惊翰墨,三河群少羡风流。


朱衣上国谁青眼,彩袖高堂正白头。

蹑蹻罡风度十洲,一筇长啸华山头。


神游欲尽三千界,梦断俄惊八百秋。


绛阙徵书回紫凤,丹台灵笈驻青牛。

舞罢斑衣玳瑁筵,琼林玉树半阶前。


纵横冀北三千队,聚散兰阴二十年。


亭倚惠风临曲水,径穿奇石到平泉。

凤凰池上步夔龙,琼府仙居隔几重。


影泻鸡林清皎皎,光摇鹤御暖溶溶。


烟开金掌朝犹淡,柳拂银塘晚更浓。

芙容阙下望庭闱,乘传争看四牡騑。


南极星连三岛近,西曹人逐片云归。


尧阶实命承天语,汉署香风入彩衣。

千仞龙门昼不启,论诗对酒眼逾青。


新持汉节虚莲社,喜奉潘舆入鲤庭。


称庆金茎浮瑞露,延年玉札秘仙经。

文章阀阅发天葩,南极星辉拥瑞霞。


宦海交情称令子,客中怀刺乞胡麻。


居官万里劳清梦,着彩三冬亦到家。

琴书万里老莱心,梅岭鹅城路更深。


黄映官衙秋里菊,绿招游兴酒边林。


龙门旧事谁堪续,狐腋蛮风不当侵。

披襟尤爱事南图,鹊起曾闻溢庆殊。


司马文心原锦绣,徐陵笔架是珊瑚。


诗裁仙径先红羽,月泛珠江满玉壶。

能承仁爱起春霖,作宦天南白发心。


姓字月中高阚泽,文章社里得东林。


丰神听我传孤韵,杖履因人寄好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