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两世承恩宠眷隆,地居清禁职兼崇。


君臣庆会时欣遇,父子光荣世莫同。


长侍龙颜仙仗里,每擎玉玺御筵中。

典学东朝旧史臣,南台礼乐荷新恩。


百年景运当熙洽,三代遗文入讨论。


花竹竞夸官署好,江山深拱帝京尊。

凉飙动城阙,时序忽以遒。


驾言适郊墅,旷漭增离忧。


离忧将奈何,赖有酒盈舟。

瀛海风光自一家,衣冠此日共清华。


奉常彩笔飞千兔,学士银屏簇万花。


看到春城无此盛,传来郢曲拜君嘉。

草草临池墨,萧萧落叶风。


高情不可见,怅望越江东。

将军射虎不射石,石作於菟能没镝。


翻然再控弓不力,俊鹘豪鹰眼前失。


两泉后先今抗行,何物使之令人惊。

持竿野叟踏帝腹,太史占星惊变色。


白衣山人侍黄衣,军中指点相叹息。


云龙契遇固畴曩,千载一合非人力。

东邦滨海帝忧劳,慎迪名卿礼意褒。


板简拜旌前宪掾,云骈骖驭旧仙曹。


庭柯露下回春色,夜浦珠还息海涛。

天下一大器,安危系平倾。


哲王慎民监,措术如和羹。


辛甘或偏长,非可制割烹。

汉诏宽慈下玉京,人心天意格精诚。


初欣父老扶携听,忽看风云汹涌生。


千里沾濡随渥泽,万家愁叹变欢声。

老火擅炎夏,枯旱气欲然。


伤心早晚禾,注目高下田。


民穷舍耒耜,群起操戈鋋。

可人昔自长安别,别后音书成断绝。


五云宫阙郁岧峣,几度瞻天仰卿月。


忆君承诏似登仙,双旌北上何翩翩。

海内风流独数君,寄来辞翰霭春云。


欲知名下无虚士,细读韩文与柳文。

囊奏祈分务,纶恩宠亚卿。


挥金还故里,脱屣谢浮荣。


彩服趋庭学,彤襜解榻迎。

畴昔常闻处士庄,林泉胜景甲山阳。


一渠寒水流清济,千仞浓岚耸太行。


枋口云归穿古木,燕川风过入修篁。

邺下常推七子才,兔园宾客重邹枚。


三千里外出疆去,四五年前点顿来。


将幕未归惭老大,使旃重到喜追徘。

知止遗荣世所稀,帆风美满浩然归。


江边闻有梅真宅,吟对西山不掩扉。

一笑樽前,数雄甲辰,几位上台。
有唐裴相,徜徉绿野,我朝富老,游戏昆台。
淮蔡功成,惊天动地,似胜单车和虏回。

二父官曹接,诸郎砚席通。


流年何鼎鼎,见日每匆匆。


马走谁怜我,麟书近得公。

往在西台日,调娱用力艰。


善人终有恃,公道亦徐还。


既去言方白,重来鬓已班。

清节高风世所推,秋毫名宦肯徘徊。


勇抛朝市无穷事,笑指林泉独自来。


吟榻未移溪月上,醉巾长拂野云回。

忆逐双旌下暮城,岁华垂尽魄哉生。


瞬眸已见元宵月,归步犹淹累日程。


远想笙箫同众乐,坐怜刀笔久相婴。

老成风迹蔼中朝,威惠南边久已劳。


三节召归方汲汲,列城怀恋尚嗷嗷。


郊原雨止车尘少,霄汉云空旆影高。

风流富川盛,善政久濡沾。


市价童无惑,关讥盗不潜。


卖刀人向本,让路俗知谦。

金城玉垒雄西边,云崖凛凛摩苍天。


环城万井四十里,无处着眼江头烟。


我来登临重叹息,搜索胜景披云巅。

溪南十里山,有客今渊明。


归来厌城市,著脚鸥鹭汀。


客来笑谈剧,日暮车马行。

独见凉蟾欲上时,西园爽气溢清池。


坐欣万顷潮方满,欲举一杯谁与持。


虚阁排云空窈窕,青山绕郭自参差。

宾主相从久,情亲更受知。


追随船泊处,饯送酒醒时。


落照关思忆,垂杨管别离。

湖南岭南迎复送,车上马上觉复梦。


夜来梦入大江西,山见崆峒水章贡。


身为使者似光华,眼厌视之徒倥偬。

台星久出照寰瀛,懒入端门傍御屏。


上扣北辰乞闲散,南归长作老人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