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青岁登庸侍冕旒,白头归去觐松楸。
袂分冀北冰初冻,车驻莱阳柳正柔。
壮志肯缘乡土滞,此心长抱国民忧。
胡虏往年来牧马,谁能万里作长城。
燕山草木皆为战,汉阁麒麟独挂名。
剑佩炉烟分曙色,旌旗驿树趁春晴。
故人归报朔方兵,已下山东七十城。
日月未教乌兔死,风云方使虎龙争。
入关谩尔窥周鼎,背水今谁立汉旌。
疾病思吾土,逢迎负尔曹。
六条除悍吏,三尺剪名豪。
赤子才安席,苍鹰莫解绦。
南宫开榜识英贤,二十年来看著鞭。
廉访才高夸独步,都台恩重喜乔迁。
忧民两鬓秋霜点,报国孤忠白日悬。
圣恩千载念边疆,重遣儒臣守四方。
交割山川扬使节,指挥云鸟阅戎行。
香凝燕寝浓花发,雪尽营门细柳长。
泺水亭前共濯缨,美人开宴洽高情。
齐翻玉蝀池中见,倒卷银河地底生。
雪色隔帘含树色,涛声绕槛杂歌声。
两年三札汴台时,回首东藩几梦思。
疏为斯文还白鹿,书从何日更青藜。
泰山我负登高愿,沧海君成望远期。
滇海归来老使君,东行还共泰山云。
州兼青兖双旌去,天近沧瀛一道分。
何处秦碑犹可识,它年汉诏漫曾闻。
新领除书喜气饶,龙江清晓发兰桡。
江淮水路经行远,齐鲁山川入望遥。
按郡政须严宪体,观风还要采民谣。
几年簪笔侍彤闱,此日承恩衣锦归。
北阙辞时清漏彻,东蒙望处白云飞。
秋晴驿路砧声远,露冷关河树影稀。
除书晓捧出明光,朝罢瑶阶月映霜。
积素冷涵环佩莹,清辉晴耀锦衣香。
心悬北阙天恩重,望入东蒙客路长。
万年钟簴奠山河,抗辔螳螂敢奈何。
干羽莫言虞室远,腹心羸见野逵多。
暂分虎帐飞符竹,即跨龙江渡使舸。
雪山有老鹤,栖迹雪山阿。
具披冲霄翼,偃蹇奈尔何。
风云四十载,兹复叹蹉跎。
山上蘼芜山下路,飘泊如花,没个相逢处。
小字银钩书缕缕,署名薄命吴门女。
应向苏台台畔住,莫是蛾眉,又被秋娘妒。
登车四顾总茫茫,铃铎声中见火光。
匝地风霜冲雁阵,漫天尘土过驴纲。
琵琶客路歌红袖,林木人家恼白杨。
姑山锁灵坛,千阜如堆玉。
山回路转间,射亭见新筑。
主人雅好事,借我南窗宿。
华峰秀亭亭,缥缈风雨会。
湖光纳空翠,元气蓄冥昧。
云来泰山颠,日出方丈外。
故人送我出阳关。
无计锁雕鞍。
今古别离难。
十年尘土涴冠襟,自觉新来老病侵。
伏枥空怀千里志,登舟岂负五湖心。
天浮南海鲸波阔,人卧东山豹露深。
绣衣玉节镇青沂,佳士联镳出帝畿。
天禄最怜刘向苦,会稽深望买臣归。
御沟水落鲂鱼上,官柳春回燕子飞。
羡尔独怀奇,为郎已后时。
欲观沧海日,不恋白云司。
绣斧承秋令,丹书属夜思。
春江雨涨七尺涛,柁楼饬驾声嘈嘈。
丈夫立志在远大,所举卓越非徒劳。
高莫高兮九千仞之匡庐,五老秀色分香炉。
白霫渔阳又北平,时常同住又同行。
于今忽送山东别,两地相思共月明。
东郊雨后更芳华,出郭无过二里赊。
石径尘收凡界远,绳枢星散野桥斜。
闲情未少青林寺,并辔何曾白鼻騧。
盘道迢遥傍日行,直从肤寸见云生。
东溟自带春前色,北斗方齐世上名。
周室英灵馀阙里,秦家风雨满咸京。
偶同雄甲惭差长,榜附贤良分更深。
万里相逢还逆旅,十年为别各惊心。
东藩海岳声何迈,南彻风烟鬓易侵。
家国蜃楼转盼中,经纶还羡素丝风。
年年内府输云锦,谁道天南杼柚空。
献赋仍牢落,胡为复此行。
雄文真宰妒,华发壮心惊。
感遇甘投笔,忧时欲请缨。
前年济上氛祲起,鸿雁哀鸣渡淮水。
淮水东流不复还,故乡门巷生荆杞。
君王诏出未央宫,逃亡尽照光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