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好去耕耘陇上田,但能勤苦有丰年。


家家饱暖身康健,更向明年看月圆。

三日嬉游喜遇晴,还家又见麦青青。


但须及早输租税,莫要勾呼到讼庭。

邻里相呼入郡城,巴歌楚舞沸欢声。


三宵游罢同归去,勉力耕桑事父兄。

木翳兮林深,境幽兮径平。
峰高兮月小,涧古兮泉清。


雾氤氲兮图形,水飕飗兮琴声。

自笑饥寒杜拾遗,蹇驴破帽傍人庐。


老来亦愿栖岩屋,乱后何能校石渠。


落日人惟悲鼓角,荒郊谁解把犁锄。

回首扶胥浪拍衣,翩然来闭榄山扉。


明朝拟入清湖洞,不送山前画舫归。

白日传呼索翠崖,仙家玉树碧云埋。


却疑冬酒开松径,便有山灵怨竹斋。

护法沙门也作人,白衣送酒此山频。


天机蚤有胡僧识,算到梅花五百春。

看舞榆低,丝杨绾,争忍良辰抛掷。
无端敲竹雨,响空阶疑是,故人双屐。
枕湿炉寒,杯空剑锈,吹鬓东风欺客。

白雁丹枫尽作行,霜天何处问重阳。


东邻老衲归来晚,静夜猿声到竹房。

榻上寒山拥夕阳,西风憔悴芰荷裳。


丰城自昔多龙气,邺下于今少雁行。


渴露相如情独苦,观涛枚叔兴偏长。

西风遥驻越江船,竹径深惭问草玄。


星斗乍看题凤日,云霞长护牧羊天。


秋明斧钺群山外,梦隔旌旗一水前。

移家仍绝峤,秋色满垂藤。


磴袅云千尺,峰回月半棱。


龙湫寒独卧,雁宕晓频登。

清献祠前秋水清,郁孤台上暮云平。


江关粤峤开雄镇,玺敕兵符借老成。


正以冰霜论节操,须知鱼鸟避威名。

乡风腊廿五,比户然爆竹。


穷阴挟黄昏,霹雳起空屋。


梁间鬼拍手,笑人未免俗。

里巷负暄翁,隤然支离疏。


饕虱缘缊袍,点缀颔下须。


旁人劝翁扪,摇手一任渠。

南山大小空,横行无常时。


蓄狗豢豕尽,泽吻樵牧儿。


翁妪起噪逐,妥尾行愈迟。

蕊珠闲居兮作七言,琴心三叠兮舞胎仙。
呼吸日月下上云烟兮,回紫抱黄入丹田。


一面宗泥丸,六府主丹元。

秋风菰黍黑,山崦罕闻之。


产瑞摇银海,占丰滟玉池。


芃芃粳合穗,袅袅穄分枝。

杜陵爱饮觅南邻,我亦颠狂不奈贫。


渐有好花宜过雨,应须美酒细酬春。


十年乡国无穷思,千里江湖未老身。

八月钱塘岸,江潮昼殷雷。


岂知惊浪涌,不转此峰来。


古窦深无际,神渊秘莫开。

夜对千峰秋气新,萧条岩壑一闲身。


松林虎出时窥犬,茅屋萤飞偏近人。


傍月把书怜稚子,临风吹笛羡南邻。

飞楼高出对山㘭,千丈瑶林耸翠梢。


桂花结得月中实,松叶构成云里巢。


散帙群鸦绕茅屋,钩帘一鹤下江郊。

去年入山时,孟夏暑犹薄。


来观云母泉,阴崖坐盘礴。


老禅披荆榛,经营始兴作。

何处邀君话别情,寒山木落月华清。


莫愁今夜无诗思,已听秋猿第一声。

绝壁深溪无四邻,每逢猿鹤即相亲。


小奴惊出垂藤下,山犬今朝吠一人。

绕洞寻花日易销,人间无路得相招。


呦呦白鹿毛如雪,踏我桃花过石桥。

欲折杨枝别恨生,一重枝上一啼莺。


乱山重叠云相掩,君向乱山何处行。

自笑家贫客到疏,满庭烟草不能锄。


今朝谁料三千里,忽得刘京一纸书。

一簇烟霞荣辱外,秋山留得傍檐楹。


朝钟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云长挂情。


世上路岐何缭绕,水边蓑笠称平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