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风落叶满空山,古寺残灯石壁间。


昔日经行人去尽,寒云夜夜自飞还。

七石配七贤,隐僧山上移。


石性殊磊落,君子又高奇。


跂禅服宜坏,坐客冠可隳。

偶来中峰宿,闲坐见真境。
寂寂孤月心,亭亭圆泉影。


□□□满山,花落始知静。

野寺出人境,舍舟登远峰。


林开明见月,万壑静闻钟。


拥烛明山翠,交麾动水容。

坛畔苍松缀紫苔,远公曾记昔年栽。


不教秀色流华屋,只放疏阴覆讲台。


愁为石化将鳞去,喜作涛鸣杂梵来。

北寺高台大漠东,他乡尊酒两萍逢。


飞花巳作先秋雪,落帽何劳隔夜风。


百折不离山色赭,数榆忽露寺门红。

山寺全浮水,秋来落叶纷。


经楼一海尽,僧舍半江分。


北渡维扬岸,南天建业云。

绀殿依岩匝,金题拂露明。


因从月下坐,翻拟雪中行。


夜觉诸缘息,秋闻万窍鸣。

剃发多缘是代耕,好闻人死恶人生。


祇园说法无高下,尔辈何劳尚世情。

汲水添池活白莲,十千鬐鬣尽生天。


凡庸不识慈悲意,自葬江鱼入九泉。

闲闲云水访禅林,密密琅玕映碧岑。


玉柱峰高尘不染,灵山寺隐境难寻。


媾交白雪匀铺玉,间隔黄花乱点金。

常惜忙未到,到来方悟闲。


过江如隔世,入寺不知山。


风气薄诗骨,夕阳浮醉颜。

金陵山色里,蝉急向秋分。


迥寺横洲岛,归僧渡水云。


夕阳依岸尽,清磬隔潮闻。

白茅为屋宇编荆,数处阶墀石叠成。


东谷笑言西谷响,下方云雨上方晴。


鼠惊樵客缘苍壁,猿戏山头撼紫柽。

禅室绳床在翠微,松间荷笠一僧归。


磬声寂历宜秋夜,手冷灯前自衲衣。

小泊囊山古化城,山林端足擅高名。


楼台影外秋风老,钟磬声中夜气清。


客子情怀宜淡薄,主人言语亦分明。

古县沧浪外,精蓝缥渺间。


木枯曾阅世,龙老解分山。


鸟道秋迷迹,禅房昼掩关。

苍山崷崒中,殿古起野色。


仰空象纬高,抚事戎马隔。


三子俱人豪,语默有典则。

南山奕奕通丹禁,北阙峨峨连翠云。


岭上楼台千地起,城中钟鼓四天闻。


旃檀晓阁金舆度,鹦鹉晴林采眊分。

癖性爱古寺,郁郁乌龙山。


癖性爱古树,万松拥禅关。


偶与二三僧,共此一日闲。

佳节携壶意,全如杜牧之。


百年谁不死,九日可□□。


□□差能饮,平生政坐痴。

每从水际上山巅,历磴攀梯欲到天。


北岱南嵩前后阁,东吴西楚去来船。


诗牌字没先朝藓,梵磬声飘下界烟。

独骑瘦马破枯苔,要与高僧共茗杯。


山阁云晴天上□,□帆潮紧日边来。


藤阴树影东西缺,野色秋光左右□。

松阴佳处路宜迟,裹袖寒鞭马上垂。


邂逅同倾九日酒,凄凉暗诵十年诗。


试回白首思前事,未觉青山减旧时。

白云苍藓尚知心,野径荒泉许重寻。


一马出城元近近,万松藏寺已深深。


同游似觉无先到,半醉谁知政独吟。

相国观山负夙期,圣恩只许暂相违。


身随云影留三宿,心了泉声绝百非。


开士谈空依宝树,野人耕雨荐山薇。

风涛匝山寺,磬韵达渔船。


此处别师久,远怀无信传。


月华妨静烛,鸟语答幽禅。

平生不戒游览兴,西浮于洛东观海。


轻舟风利过维扬,此间初识有江在。


巾流嵽嶪如补陀,八功德水澄无波。

夕照衔半壁,烟霏淡横练。


呼风挂帆席,晚著淮东岸。


波流荡伏龟,山脚插秋汉。

止携书一箧,长日坐空林。


每见僧家事,便生静者心。


虚亭云片泊,仄径树根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