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千林同霢霂,一室淡虚明。
馀润浮窗眼,轻寒入鸟声。
纷纷度陇白,亹亹逼人清。
四壁羲文卦,曾因学易居。
今来三十载,只有一空庐。
境寂含群动,窗明纳太虚。
衣云阁外万竿竹,绝地累土高十寻。
尚书于此著《儿易》,黄芽竞茁苍精吟。
梦吞三爻美东箭,老人犹自有童心。
小径平分,驾高轩、碾破袁安深雪。
何意催将春到,柳丝争发。
户外雕戈拄眼,且静对、瑶琴声绝。
僻好岩居,倩猊薰石枕,蚁泛金船。
颠手似欺暮雪,特地争妍。
樵童解意,剪藤梢、疏出飞泉。
小阁峥嵘在空谷,云是先生读书屋。
不见善和数千卷,空闻邺侯三万轴。
先生一去几经年,山色依然为谁绿。
游行滞春雨,憩息依禅林。
寺门闭寥阒,崖石耸嵚崟。
幽禽飞复止,修竹何森森。
幽幽青田山,积翠高千寻。
大溪经其南,白云在山阴。
下有隐者居,卜筑邃以深。
暝色苍茫赴远岑,独追灯火下荒浔。
寒沙细水通幽径,修竹高楠走翠阴。
草草悲欢中夜语,悠悠醉醒百年心。
名山秀出鄱江曲,上有立石如立玉。
尚书履声忽已远,隐者新居在盘谷。
花开鸟鸣春昼永,白云重重养乔木。
云溪溪上杏花开,白发山翁手自栽。
香雪不融丹灶火,彩霞长护老君台。
月明有客吹箫坐,仙境无人问酒来。
仙华之山何崭绝兮,插天万仞青相磨。
山势东来忽平地,蜿蜒不断为青萝。
萝萝隐隐如崩石,夸娥负山山为析。
一宿山中寺,王郎两月情。
榻云春坐暖,窗月夜看晴。
茗供新分水,钟声远隔城。
鹤瓢山房,大隐所居,乃在泰伯三让里,虽道迫廛市。
山林如鹤瓢,仙者玉为质,紫髯猬磔目点漆。
小谪人间甲子初,那计缑桃几偷吃。
载酒乘春兴,寻香过草堂。
鸟依花底啄,人傍柳阴凉。
把酒和风入,投壶霁月光。
过庭因问字,几度扣松扃。
宝树连云栋,荷花灿画屏。
风来香冉冉,日丽影亭亭。
幽居浑似聘君亭,门对青山尽日扃。
一榻□□吟处扬,半窗松雨梦回醒。
鸿都官好羞□□,□观门深懒议经。
绿阴丛里浣花村,懒性朝来学灌园。
地僻烟霞藏竹坞,夜凉风雨到柴门。
敢论宣室虚前席,犹记黄封赐上尊。
九日云山发兴新,凭栏高处望长春。
西风检点尊前客,不是当时落帽人。
扫地焚香俗念轻,翛然时见此心平。
诗宗白傅言多达,琴学嵇康韵自清。
澹泊家风梅与鹤,回环地势竹依城。
向烟霞堆里,著吟屋、最高层。
望海日翻红,林霏散白,猿鸟幽深。
双岑。
松江舍北。
正水落晚汀,霜老枯荻。
还见青匡似绣,绀螯如戟。
渐沧浪、冻痕消尽。
琼丝初漾明镜。
鲛人夜剪龙髯滑,织就水晶帘冷。
淡妆人更婵娟,晚奁净洗铅华腻。
泠泠月色,萧萧风度,娇红敛避。
太液池空,霓裳舞倦,不堪重记。
从来怜汝丈人乌,端正衔蝉雪不如。
江海归来声绕膝,定知分诉食无鱼。
每忆山房话夜深,几前无主亦无宾。
老兵未领西来意,斜倚屏风一欠伸。
稻花经雨已脱白,枫叶未霜先借绯。
入纻蚊牙千计巧,挂檐蛛腹十分肥。
田翁看水携锄去,山妇临炊抱蔓归。
失惊墙外已飘黄,屈指秋来十日强。
暑寇负顽犹出没,风师未壮且翱翔。
橘包捧腹微藏叶,桂蕾呈身只欠香。
雨后鸣湍走碧溪,水声秋意恰相宜。
窥蝉螳臂方衷甲,啄蚓鸡群竞济师。
初月挂檐窗未觉,新凉入牖簟先知。
故园归路隔天涯,绝顶闲房且寄家。
翻罢贝多山月上,一棚花影漾袈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