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在兵曹日,长怀胄监贤。


退朝先解佩,扣户即登筵。


沽酒尊频倒,移灯句共联。

禅房远在东山下,千尺青松一片云。


偃蹇不随龙起蛰,清高还与鹤为群。


窗间挂锡寻珠树,石上看经识贝文。

苍苍云松,磊磊白石,层冈盘盘二水隔,君从何年此卜宅。


茆茨窈窕通柴关,屋前正对宣华山。
苍苔满地人迹绝,但见群木紫翠交其间。

吾闻古有赤松子,云是神农之雨师。
后来留侯从之游,汗漫恍惚安可期。


金华北山秀且奇,或云仙人游于斯。

我有尘外想,长悬山水间。


昨逢金华客,因问青萝山。


青萝几千仞,翠色净如洗。

往者赵郑辈,联句高岩中。


吹灯坐深夜,露冷栟榈风。


一别山月白,再见仙桃红。

金精五千仞,之子住石屋。


阴风昼夜寒,猿鸟下檐曲。


暮归斸松苓,朝出采簧竹。

太常天上缀清班,家在金华紫翠间。


昨日朝回见图画,双松正对石门山。

早辞京国风尘倦,为爱山房泉壑重。


移榻夜深垂万象,登台秋迥出千峰。


独蹲斑虎云边石,半隐苍龙雪后松。

结馆依山泽,登临时一来。


万屏轩外列,一鉴席间开。


篆古龟纹拆,琴清鹤梦回。

诗筒南山来,缄题手亲揭。


三年蓼莪废,楚怆不堪说。


向来志显扬,岂不愿华烨。

窈曲愚公谷,萦旋戴氏池。


人从西掖召,文任北山移。


畦稻收新粒,岩花艳故枝。

明公富暇豫,胜日怀登临。


蹀躞骢马行,窈窕幽人心。


悬崖响晴雨,奔流濯春阴。

色色南宫肖,唯颠小不如。


与秋同淡冷,对酒益清虚。


韵思图中写,微言谑里摅。

入门诗意在,景径淡萧疏。


石老留云古,窗明印月虚。


茶寮醒醉客,画舫隐清鱼。

青溪迥绝少为邻,翠岭依微入望新。


五柳种成才有径,千桃栽就更无津。


云霞岂乏留宾榻,猿鹤从知待主人。

楚岸湘烟卜筑宽,孤亭修竹半临湍。


经冬青青杳霭色,长夏肃肃高云寒。


坐引清风摇佩玉,闲看佳句满琅玕。

中朝清誉归山宰,尚忆琴樽在竹林。


绕亭自泻双溪色,开径从遮十亩阴。


有时手携绿玉杖,长日卧听青鸾吟。

晨出登高独举觞,晚携馀兴到柴桑。


枫林扫叶摇霜月,芝室披云冷石床。


往日龙山高会少,故人雁塞尺书长。

晚节归来绿野堂,传家衣钵付诸郎。


喜存千载古罍洗,初听九苞雏凤凰。


春蚤桐枝新濯秀,日长棣萼剩流芳。

云门山房何所指,知尔不忘桑梓意。


山在城南百里间,沃衍膏腴宜树艺。


中有一村俱姓曹,列戟高门是乡里。

相国传来几世孙,山堂随处见云门。


侯家画戟固无有,旧物青毡俱尚存。


清誉在人瑚琏器,高情终日凤凰群。

西风萧瑟雁声哀,处士篱边菊树开。


翠幄总从霜后见,幽香半自雨中栽。


高云锦石明秋日,淡蕊繁枝映酒杯。

夜合花开一院香,乌皮几畔小胡床。


萝烟扑牖晴犹湿,竹色含秋午亦凉。


避客总荒蒋诩径,为园半学陆浑庄。

相国名园负郭开,朱阑寂寞锁苍苔。


泉声故自花间出,山色依然座上来。


多士尚疑悬帐日,苍生空想济川才。

吾慕竹溪逸,爱此竹树林。


悠然展幅素,绿玉何萧森。


万竿挺寒翠,千亩横素阴。

三径常邀载酒欢,小亭散发对凭阑。


春残未觉花香尽,日午才分竹色寒。


仙令双凫初解绶,将军万马旧登坛。

木落霜天万树林,谁怜艳菊自萧森。


一丛寂寞香难近,百草飘零色更深。


地僻常能留客醉,秋高才得对花吟。

芳筵高会听鸣笳,徙倚疏篱感岁华。


九日已过南浦雁,一尊还对故园花。


繁英烂漫迎人冷,疏影萧条向月斜。

池阁三秋别,山斋七月过。


车尘花际少,云气酒边多。


客路搴芳草,征衣带女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