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曲园亭结构牢,画图谁为重挥毫。


蛟虬起陆岩峦秀,风雨号空树木高。


五夜神光通岳气,三秋明月荐溪毛。

昔日临奎阁,经筵拜侍书。


文章焕星斗,德望重璠玙。


太傅归疏广,醇儒见仲舒。

尚书旧隐在匡庐,乱后传闻宅已墟。


祠宇只今谁荐鞠,鬼神犹自护遗书。


石泉宛宛输池细,川树茫茫映日疏。

扫地谢尘鞅,坐诵圣贤书。
妙年陟府署,服食犹休居。


闻子进修地,花药罗斋庐。

珠林春寂寂,宝地夜沈沈。


玄奥凝神久,禅机入妙深。


参同大块理,窥测至人心。

求仙胜事巳尘埃,卜筑岿然驾壑开。


绝涧翠深惊鹿起,虚廊云满误禽来。


塳间似识丹砂气,林外时招白足陪。

何处茅堂对山结,千古龙洲最清绝。


武山秀夺天东南,上有神仙拥珠阙。


金华玉华山更清,亦有仙人吹玉笙。

安道会稽隐,栽花傍岭栖。


萝交禹简壁,桃湛蠡城溪。


俗远孤云似,藏深蔚豹齐。

稚川乌石岭,逸少蕺山阳。


夫子新标舍,支公旧隐乡。


窗含群木秀,堂接五云长。

欧生少小何狂痴,双眼如电光陆离。
十五上书为弟子,下帷始解学吾伊。


羞效世儒守章句,网罗泛涉古文词。

石磴不容步,乔林森回还。


闻昔有威凤,养羽留此山。


乘此去翱翔,得意今不还。

松篁入路水溅溅,自是庐山小洞天。


尽道秀才心好静,谁知风骨是真仙。

碧落仙官侍玉除,至今遗迹在匡庐。


当时兄弟俱年少,他日归荣比二疏。

斜日明墟落,花时步屟过。


游人不醉少,好鸟未归多。


发白耽幽事,山青对独歌。

溪南三折水,近亦号沧浪。


竹外斜通渡,梅边侧置房。


宁甘老圃学,欲买异书藏。

特立人千载,平生酒数卮。


水清闲钓手,园小负花师。


招鹤从初好,听莺已后时。

深户映花关,纸窗茅屋。
栽就潇湘万竿竹。
捎云拂日,染出一庭浓绿。

清卧荒村绝点尘,疏钟敲月梦中闻。
山僧早起知何事,当户烧香礼白云。
衔恤三年意绪凋,嘉招为我破无憀。
露秋爽借谈锋利,霜月寒侵酒力消。
心事寂无机事扰,诗情何似道情饶。
燕坐万书围,高吟八窗空。
是间足佳处,何用丘壑中。
南山有玄豹,翠雾泽茸茸。
楼台依水石,石树带疏篁。
洞口有灵药,水西无夕阳。
天花空处没,春草定中长。
山房栽柿久成林,手泽传芳直到今。
根与芝兰同长养,叶连椿桂共萧森。
霜明秋色垂朱实,雨过春云结翠阴。
西风林下鬓萧然,转眼中年近晚年。
踪迹自怜飘泊里,情怀偏爱寂寥边。
秋灯茗碗同僧话,夜月藜林对鹤眠。
竹窗清夜听风雨,蒲座同僧对一灯。
自笑身形癯似鹤,谁知心事冷如冰。
茅庵近漏牵萝补,茶鼎将枯汲涧增。
我昔慕幽赏,山水纵奇观。
朝挥海客棹,暮宿山霞关。
武夷群峰白云端,幔亭玉女非人间。
陶公柳庄萧索久,蒋生竹径开何有。
何似君家隐处偏,开门萝薜向人悬。
萝薜苍苍送晚凉,萦烟络月绕林塘。
绝巘邻沧岛,中峰接上台。
林间别阜出,窗外聚青来。
选胜宜招隐,栖幽异凿坯。
夹道松阴晓正浓,松间倚杖立东风。
静观天地元无我,不怕羲和善御龙。
万壑暗云芝草绿,一帘春雨杏花红。
句曲山中外史家,清幽聊可试芒鞋。
炉烧翠竹烹春茗,盘饤黄精作午斋。
老鹤如童当户立,群峰似剑隔江排。
栖托难高卧,行藏且岁时。
从来燕客放,不怪楚人疑。
时有青霞想,惭无玄豹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