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尽日望西山,扶筇复倚栏。


远观犹未足,更作画图看。

奉祀灵源腊雪馀,薄寒风景似春初。


因寻山下游三日,惟恨樽前欠贰车。


南望思君回五马,北来遗我得双鱼。

王孙胸中楚七泽,不学庸史夸水墨。
试开缇袭拂蛛丝,半幅鹅溪射金碧。


余闻女娲炼石补天缺,石破压天天柱折。

五日十日一水石,此言虽工盖其迹。


请看天地开辟初,岂铸日魂镕月魄。


忽然而成随所遇,纳护风云元满肚。

庭前兰玉走斑衣,堂上埙篪乐寿卮。


永昼牙签纷简帙,深庭豹尾卧旌旗。


笑谈自有江山助,勋业从来草木知。

蕙櫋兰橑湿青红,衡岳湘江一望通。


晓日云烟随几杖,春风花草近房栊。


赤松未结忘机伴,绿野聊从避俗翁。

山溪荦确冒荒筠,石溜涓涓尽日闻。


微水寒来浑见底,峡山雪后欲侵云。


深溪春动梅争发,绝壑林高日易曛。

英英太极翁,器明吴楚甲。


驰辂使沙漠,杖钺帅巴峡。


南瞻岭表缩,东睨溟涨狭。

一天风雪里,归去是今朝。


送客诗初就,推篷冻未销。


连年云洞话,三折富春潮。

凝尘不去鼠行几,划见巨然与千里。


修眉拂略远意开,碎点孤烟树如荠。


髯龙郁郁新翠摇,我觉郑公殊妩媚。

鹘突烟树外,水远山更长。


天地有如许,扁舟何处藏。


如何短篷底,结习犹未忘。

山水东南胜,游遨岁月迁。


登高频折屐,载月屡移船。


镜水荷花里,秦云岭树边。

青山如髻树如麻,茅屋青帘认酒家。


侵晓一番风雨过,满川流出碧桃花。

少小昧调摄,动或违天和。


迨兹晚年至,疾疢宜其多。


所念窃美禄,置身在銮坡。

踪迹年来逐转篷,宦情乡思与君同。


至今尚忆闲边趣,十里溪山一短筇。

路缘清涧转,门对白云闲。


每每看图画,令人忆故山。

五湖烟水一扁舟,来往忘机共白鸥。


得兴何须好东绢,漫将霜叶写清秋。

柿叶收来如纸薄,笔端重遍旧曾闻。


画图如此尤奇绝,雅制多应郑广文。

亭上相逢兴趣幽,松声林影一天秋。


瑶琴弹罢斜光晚,山自嵯峨水自流。

十年骑马走西东,两鬓秋霜落镜中。


安得拂衣寻旧隐,草楼高处听松风。

年来书剑客长安,尘满青袍鬓雪寒。


回首故园归未得,好山多在画中看。

溪水涵秋鹤影孤,草堂云冷树模糊。


相逢未遂还山约,空复年来喜画图。

雨过乱泉流,风声满树头。


山斋如斗大,容得许多秋。

万里空蒙海上山,仙人楼阁有谁攀。


只缘博望星河棹,移得蓬莱到世间。

海岳庵前觅旧踪,苍茫云树米南宫。
别来几片青山影,都付寒鸥一笛风。
霁翁山水旧驰名,此卷今看笔更精。
一瀑漏岩飞雪练,数峰当户列云屏。
杖藜僧入松间寺,策骑人过柳外亭。
原非太华与终南,路入双门滴翠岚。
京国归来亲未老,石桥流水径三三。
晓寻山,莫寻水。
烟翠不入怀,不如访袁子。
袁子之笔能作声,苍松碧浪迎凤鸣。
云山分远近,水石助清幽。
老眼看名画,深怀似故丘。
草迷行鹤径,藤引钓鱼舟。
况侯昔居白云中,爱写纨扇生秋风。
千岩万壑不盈尺,山桥草阁连青枫。
清溪漠漠春流急,苦竹丛深晚烟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