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见秋山色,方怜画手稀。
波涛连壁动,云物下檐飞。
岭树冬犹发,江帆暮不归。
远山刷翠宫眉弯,一江横绕罗带环。
沙矶互作犬牙入,水痕初落犹斑斑。
渔舟三两自何处,后先撑出芦花湾。
画工执笔已心游,稍稍蘅皋引杜洲。
堆案烦文犹倦暑,满轩新意忽惊秋。
天生贤者非无谓,官遇明时未易休。
岘山枕襄阳,滔滔江汉长。
山深卧龙宅,水净斩蛟乡。
元凯春秋传,昭明文选堂。
小山破体闲支策,落日梨花照空壁。
诗堪记室妒风流,画与将军作勍敌。
院静步柏影,庭虚闻塔铃。
连龛香惨淡,古榜金青荧。
山背负华殿,淮身朝广庭。
山深岩高石壁青,白日忽变天晦冥。
黑风驱云走不停,惊电疾雨来如倾。
山前雨点大如手,山下水涌危槎横。
洞庭叶落万波秋,说与南人亦自愁。
指点吴江何处是,一行鸿雁海山头。
鱼村橘市楚江边,人外秋原雨外川。
遣骑竹边邀短艇,天涯暮色已苍然。
钿点峰头矗太虚,远帆遥岸水平铺。
不知真到云波上,得似工毫可爱无。
忆山归未得,画出亦堪怜。
崩岸全隳路,荒村半有烟。
笔句冈势转,墨抢烧痕颠。
职在内庭宫阙下,厅前皆种紫薇花。
眼明忽傍渔家见,魂断方惊魏阙赊。
浅色晕成宫里锦,浓香染著洞中霞。
一代遗民痛劫灰,闻师陡听笑声哀。
滇边山色俱无那,迸入苍浪泼墨来。
州西柳家寺,禅舍隐人间。
证性轻观水,栖心不买山。
履声知客贵,云影悟身闲。
妙甚丹青手,能移造化功。
三川山水国,半幅画图中。
玉局人何在,铜梁路可通。
昨者登梅岭,兹来入桂林。
相从万里外,不负一生心。
湖上千峰立,樽前十客吟。
桂林佳绝处,人道胜匡庐。
山好石骨露,洞多岩腹虚。
峥嵘势相敌,温厚气无馀。
蔡生老江南,山水涵眼界。
挥洒若无心,笔端生万怪。
树杪耸烟鬟,云端悬缟带。
眼中飞雪作奇观,江山一夜皆玉换。
前冈坡陀带复岭,小约凌兢连断岸。
水边疏柳似华发,忽有微风与飘散。
罱鱼罱鱼复罱鱼,聊开聊阖鱼逃逋。
江湖满地事数罟,老鱼为计与利殊。
此图此野亲卷送,因人而投知不虚。
萦萦石磴渺林峦,百折缘泉草蔓漫。
穿窈窕来凭柱杖,可盘桓处藉阑干。
洗开山色云生浪,鍊出秋容树转丹。
睢阳老人营丘徒,意匠妙绝绝代无。
为留清气在天地,便就片纸开江湖。
长松落叶风细细,幽构萦萝倚江住。
此画寄松院,墨涩笔潦草。
别来三十年,衲子尚能保。
开卷漫发笑,可感仍交抱。
众山矗矗如排空,左错右互肝肺重。
岚氛滃地似无足,上有树杪浮菁葱。
两厓擘铁泉迸玉,中见百丈垂长虹。
春日春城未得还,笑谈因在酒杯间。
野人半夜思农事,自起吹灯写故山。
绿云涨修堤,红雾迷横桥。
烟村近城郭,楼台郁岧峣。
春风二三月,一舸浮清苕。
群山积古翠,空谷满白云。
远溜从何来,飞玉声磤磤。
东风入千岩,花雨红缤纷。
溪声潺湲杂林壑,山势蜿蜒去还却。
浮云欲起未起时,半在溪头与山脚。
入空高鸟飞欲尽,背屋斜阳惨将落。
前身阮始平,今代王摩诘。
偃屈盖代气,万里入方尺。
朽老诗作妙,险绝天与力。
吴山那可说,已觉心耳静。
忍事如忍欲,可遏不可骋。
人生如此耳,黄白满朝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