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梅花花下月黄昏,独自行歌掩竹门。


只道梅花全属我,不知和靖有仍孙。

族出于仙住傍僧,羞为春事与时争。


长专太白山涵润,独淹中秋月渗清。


色染真空如自失,香熏正觉若相成。

红树秋千仞,珠林岭半边。


登临香积阁,徙倚夕阳天。


世事横双眼,流光照暮年。

左迁花县居莲幕,故道经行尚避骢。


正待瓜期登上考,遽闻椿寿告初终。


松楸望远愁云外,山水程多泪眼中。

世德颙然公辅器,学宗随例假词臣。


大雅定看还士习,撝谦先喜著朝绅。


地迫台衡仍咫尺,芳流金紫岂因循。

过庭争羡白眉良,暂假晨昏归故乡。


天上祥麟元有种,月中仙桂岂无香。


关山夜静书声远,场屋秋高笔阵忙。

老气盘空,才名照世,万里秋风行色。
人物中朝第一,司马题桥,班生投笔。
记承流宣化,早威声,先驰殊域。

扶桑日上晓鸡号,玉殿红云拜赭袍。


长乐钟声闻去远,太行山色望来高。


宣尼愤乐宁知老,召虎旬宣岂惮劳。

大江之中,有峰崔嵬。
屹然独立不可动,百川到此皆萦回。


乾坤风气,与水相移推。

三月行旌度太行,和风甘雨百花香。


吴公旧政曾于汉,晋国馀民本自唐。


双阙每瞻星北极,诸邦兼领甸西方。

绣斧下神京,霜风白简生。


省遗郎吏草,台建大夫旌。


隼翮当秋健,微星入夜明。

春晴紫陌荡香尘,冠盖联翩送故人。


风度落花沾去旆,马嘶芳草驻征轮。


旗亭官柳和烟绿,驿路青山带雨新。

采石古名区,秀钟英杰。
早际风云朝北阙。
谏垣名重,超佐西江节钺。

尘海惊心岁月迁,青衫小别又三年。


太行云气连天际,梁苑霜华刮耳边。


宦辙分驰同是客,风帆无定总由天。

山西谁家桃李树,半是少年行乐处。


去年花谢今年开,惟有人生不如故。

我昔居南台,与君日相从。


回首三十年,谓君已飞翀。


及兹复相见,微名不偿功。

绯袍金带拜恩光,玉节青骢入晋阳。


疆域广轮连朔代,土风勤俭自虞唐。


三秋碧汉西飞鹗,五夜威弧北射狼。

偶因衰病乞闲身,敢向明时学隐沦。
十度拜官多弃斥,七年窃禄半风尘。
但能知足皆为乐,幸得归来岂患贫。
晤对王郎西涧边,说君高度迈前贤。
展禽自以和光贵,季札今经博物传。
白首望乡尝独立,青春当酒亦争先。
朔风猎霜林,绳直城西道。
去岁饯黄公,今晨送张老。
帝心重岳牧,飞黄出内皂。
忍将大隐换粗官?
笼鸟辕驹引去难。
一昔溪山除梦到,从今案牍当书看。
修途汲汲争馀晷,独树萧萧向冱寒。
山西健儿好身手,气如车轮胆如斗。
十五射猎少年场,戏格黄罴同拉朽。
二十窜名尺籍中,铁马追风快驰走。
西墅幽期每自知,晚来无物不宜诗。
白蘋点缀秋波远,红树留连落照迟。
亲老正当贫贱日,身轻唯荷圣明时。
嘉谟硕策合居中,出入宣劳属望隆。
才驾六轺归蓟北,还飞双旆去河东。
晋侯旧赐提封远,汉相新瞻礼秩崇。
王氏家山昔在兹,陆机为赋陆云诗。
青莲香匝东西宇,日月与僧无尽时。
吾闻往岁旱魃灾,赫赫炎暑毒埏垓。
垄上禾苗尽枯槁,茫茫千里赤尘埃。
疾威均为下土虐,山西之民尤可哀。
乱木藏幽鸟,清商集古城。
暝烟分野意,山鬼习人声。
未把桐川钓,聊为颍水耕。
月窟秋香近,山程暑雨疏。
诸生瞻使节,内府待贤书。
鉴出骊黄外,心传衣钵馀。
英声美誉重儒林,校艺西游惬众心。
碧树清风行处息,红亭绿酒别时斟。
登山凿石方逢玉,入水披沙始见金。
山右古陶唐之遗,我歌唐风郁以思。
近者乃有伏牛之里舞羊涧,若燎旋扑嗟既靡。
千载李韩不可作,幵州万族将谁托,赖尔循良荀与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