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岳阳楼下风波恶,过客舟行不容泊。

遥从湖口入南津,看尽湖山与城郭。

楼阁峥嵘照眼明,君山当面如蓬瀛。

月行南箕口,簸扬不肯休。


我至洞庭侧,狂澜阻行舟。


东望岳阳城,一苇宿可投。

岳阳楼下有赤壁,照耀洞庭烟水东。


鄂渚巴陵土多赭,周郎何处破曹公。

入湖初讶君山远,无翼可随鸥鹭群。


系缆中流忽相对,江湖心亦不忘君。

先忧后乐范文正,此志此言高孟轲。


暇日登临固宜乐,其如天下有忧何。

后乐先忧记饱观,兹楼今始得凭栏。


吐吞五水波涛阔,出纳三光境界宽。


黄帝乐声喧广宙,湘君山影侵晴澜。

危楼倚空欲千尺,阑干下瞰洞庭色。


狂风尽卷苍梧云,万顷潇湘照空碧。


江花冥冥日欲冷,岸芷纷纷翠犹湿。

云开层观切高寒,三面江湖一面山。


眼界不知多少远,望中幽鸟暮飞还。

布帆高挂发吴歌,巴陵到时秋思多。


凉风渐落君山木,明月正满洞庭波。


丈夫壮游有如此,人生清事能几何?


想见题诗搜景物,夜深风雨泣湘娥。

霜华湖影两漫漫,云外清酣共倚栏。


风急楼台摇蜃气,浪消星斗在银盘。


岧峣上接三天近,浩淼平吞七泽宽。

亦曾三醉洞庭旁,未向纯阳乞酒方。


阅世自怜春梦短,望仙空叹水云长。


红尘赤日劳奔走,黄鹤青蛇竟杳茫。

云蒸湖气卑还湿,雪洒波光暖却融。


有客碧油冲暮雨,何人青雀破长风?


孤城向水萧条里,残腊催年惨澹中。


最是多情醉游地,故人零落又西东。

浮湘未了岳峰缘,梦寐烟霄二十年。


问俗再游荆楚路,乘风须到祝融颠。


神驰沧海看红日,路指朱陵上碧天。

霜台对酌重阳酒,同在他乡似故乡。


万里江湖楼阁迥,百年家国鬓毛苍。


鸿飞岂为秋田下,菊绽从知旧径荒。

本作观风使,何辞度坂行。


干旄惟帝命,田野有民情。


石出泉争响,林幽树漫生。

客子方忧畏,津亭更寂寥。


乱云藏野寺,积雪覆溪桥。


米润还难买,酤迟转不饶。

长忆巴陵山水秋,老来看画却成愁。


个中无听猿啼处,若听猿啼更泪流。

忆昔登楼得句新,君山湘水共无尘。


而今见画思陈迹,深愧先忧后乐人。

万水东奔江汉回,无边秋色洞庭开。


荡胸云雾晴兼吐,得意帆樯晚并来。


望阙长悬公子思,登楼谁是仲宣才。

晓发津阳向岳阳,梅风吹缆麦天凉。


家人细数生朝近,寿算应同水驿长。


行处葡萄迎棹绿,宿时杨柳近船黄。

君山南面浪连天,一客愁心两处悬。


身逐片帆归楚泽,魂随流水向秦川。


月回浦北千寻雪,树出湖东几点烟。

南登岳阳楼,北眺长安道。


不见升平里,千山树如草。


骨肉在南楚,沈忧起常早。

江南才子总知名,久别烦君为寄声。


说道头颅将四十,髭须先白两三茎。

腊酒浓斟白玉卮,寒梅香缀碧苔枝。


知君不作京华梦,睡到山城日出时。

银榜宫前近识君,当时悔不早知闻。


相逢未尽忘形话,又逐燕鸿度冥云。

古来词客不胜愁,感慨悲歌谩白头。


君若到家无事日,等闲莫上岳阳楼。

都门落叶满,游子去京畿。


忍听《离鸾操》,遥逐秋鸿飞。


愁霜晓入镜,泪雨夕沾衣。

湖阔天为水,楼高地出城。


日光随镜满,帆势与云平。


梦泽晨烟积,湘潭夜雨生。

湖面层收雨露开,浪声千里急奔雷。


草迎云梦秋光去,帆带衡阳晓色来。


帝子不归林叶下,楚魂堪吊暮鸿哀。

洞庭涵浸八百里,岳阳楼高跨湖尾。


天空地迥豁疏襟,有客临风来徙倚。


是时穷冬天气昏,惨淡愁杀湘君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