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木落骚人已怨秋,不堪平远发诗愁。


要看万壑争流处,他日终烦顾虎头。

目尽孤鸿落照边,遥知风雨不同川。


此间有句无人识,送与襄阳孟浩然。

玉堂昼掩春日闲,中有郭熙画春山。


鸣鸠乳燕初睡起,白波青嶂非人间。


离离短幅开平远,漠漠疏林寄秋晚。

风流子晋罢吹笙,小笔溪山刮眼明。


相倚鸳鸯得偎映,一川风雨断人行。

西峃不来。
负却红墙垂手。
懒当歌,慵对酒。

䬃然风至似兰台,此地那容热客来。


姑射风姿冰雪妒,班姬团扇漫多才。

平远江山四望开,䬃然风至似兰台。


披襟便觉凉如洗,一任城头暝色催。

断云斜日不胜秋,付与骚人满目愁。


父老如今亦才思,一蓑风雨钓槎头。

乱山无尽水无边,田舍渔家共一川。


行遍江南识天巧,临窗开卷两茫然。

霜清木落见沙洲,洲上人家半在舟。


射雁归来鱼满笱,瓮中先见问扶头。

曾经岁月几华夷,雨貌风颜茂晚姿。


自是雪霜心共老,笔头聊复戏孙枝。

晚烟拂拂聚无痕,瘦骨棱棱见彻根。


细路萦纡饥马疾,举头新月是前村。

颠米含毫野处名,略安栏槛不施扃。


原田足雨陂塘白,天海无云岛屿青。


邻叟扶犁耕斥卤,行人休树濯清泠。

好山横远碧,平野带林塘。


四望耕桑地,几年云水乡。


海天龙上下,秋日鹤翱翔。

书贵瘦硬少陵语,岂止评书端为诗。
五百年间会此意,画师汾阳老阿熙。


嵬诗琐画世一轨,肉腴骨弱精神痴。

江参去世二百年,翰墨零落多无传。


人间几人写山水,谁能意在挥毫前。


昨见石林旧家物,春雷叠嶂初破墨。

湘中病客思归日,城上高楼独倚时。


半树夕阳鸦集早,一江秋色雁来迟。

有北先寒,来时鸿雁,记经何地初霜。
问渠鹅鹳,何苦上颜行。
浩荡烟波万顷,怕谁去、争许三湘。

未能游屐遍人寰,归隐何妨且闭关。


奇绝南台五指石,不妨图写好家山。

自从蒸气走车舟,万里都成庭户游。


安得壮行兼绝技,遍将名胜写全球。

回雁峰前问讯,楚江几度兰香。


望美人兮何许,水云隔断潇湘。

山压无诸野,台芳半夕晖。


连天孤树远,沧海片鸿飞。


绀苑皆黄落,琳宫尽翠微。

管城二子样尖新,分惠山房胜馈金。


淮兔拔毛夸匠巧,鲁鱼正字见功深。


抄书未得纤毫力,握管难忘一寸心。

冬山何有,松何郁连。
山深见松,松深见烟。
白云此中出入,以接沧浪之天。

遥碧峰尖如削,轻红荔脸初酣。


水涨江天渺渺,故人一叶西南。

貌比鹤清癯,心似僧孤定。
茧纸豁藤入手来,照眼明于镜。


玉轴锦装题,蒐讨多名胜。

我家住在澄江畔,村北村南去山远。


春风桑柘连麦畦,秋雨菰蒲隔松坂。


几回欲起看山楼,未成忽作神京游。

宛其长洲,在彼中流。


上列灌木,旁引高丘。


彼君子居,于林之右。

花岛茅亭带寂寥,松门石径转岧峣。


何年流水出山口,长日白云横树腰。


杨子池前曾洗墨,左师楼上忆吹箫。

野水漫漫接白云,凭阑转觉兴撩人。


一川芳草青无际,数点遥峰淡不真。


烟树夕阳开画轴,风帆沙鸟伴吟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