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南渡《儒林传》,先生第一人。
空山尚祠宇,众口枉缁磷。
红鹤有时去,青松终古春。
始离浔阳郭,言向名山行。
逶迤陟泉坂,潦越瞰江城。
匡庐望犹远,四山已纵横。
庐岳仙灵宅,摩空势绝群。
峰留太古雪,树出四时云。
虎迹寒溪见,猿声落日闻。
奇势环吴楚,崔嵬迥不群。
峰从天上现,泉借日边曛。
翠色浓堪摘,岚光秀可分。
旧游庐山南,今过庐山北。
山光两腋间,忽忽生羽翼。
初行尚晴明,青苍无气力。
秋山晓若失,极睇但叆叆。
旬日院圃中,不厌两相对。
今晨笋舆上,俶诡纷异态。
门开星湾北,郡抱沙洲面。
旬日风四霾,晨容豁一变。
融融霁气中,野旷山葱茜。
庐山出青天,众山揖平地。
风吹香炉烟,散作九江翠。
我行到江口,遥指山外湖。
挂帆入海口,湖波生绮纹。
风日澄秋楚天霁,遥见庐山之白云。
群山合沓迷前后,云气滃蒙挟之走。
莫负今朝宿斗牛,枢衣便欲叩琼楼。
平生第一登高处,只有青天在上头。
楚山秋霁后,突兀望匡庐。
瀑布云开处,香炉雨过初。
双溪才咫尺,五老在空虚。
一粟堪将世界藏,忽从飞锡恣徜徉。
寒鸦向晚黏天黑,破叶随风糁地黄。
来日何人同此会,去年过我是重阳。
连峰出云云半开,奔渠卷雪响春雷。
云中屈曲明如玉,都是天池顶泻来。
我行匡庐鬓青青,往往大醉琵琶亭。
归来老我二十载,惟有梦寐劳神形。
有时遍历开先寺,老僧禅定齁齁睡。
舣舟星渚得幽寻,问讯先生隐翠岑。
欲礼光明依净社,便随气类老香林。
貂金且换陶潜醉,囊锦聊追白傅吟。
居士当年谪九江,高怀往往寓篇章。
多言世上风波恶,不似闲中气味长。
千载声名虽莫及,一时踪迹偶相望。
不入山中不识闲,不因月上不知还。
老僧长揖归方丈,只有钟声送出山。
壁公挑云庐山去,自我不见今三年。
出家本是丈夫事,成佛不作文章禅。
西竺东震非道二,心宗教意难言传。
兰茗寻旧题,愧我昔好径。
妙语为湔祓,清越泗滨磬。
美人尘外姿,胸次澹孤清。
空堂语三日,隐隐金石声。
我来未试烹茶水,且读石上涪翁诗。
上卧百尺晴螮蝀,下贮一匣青玻璃。
渊深知是蛟龙宅,风怒似挟熊虎威。
阻风桑落洲,悠然见庐山。
白雪满莲峰,皓矗九霄间。
新晴破积阴,天宇豁开颜。
九叠峰头一道泉,分明来处与云连。
几人竞赏飞流胜,今日方知至味全。
鸿渐但尝唐代水,涪翁不到绍熙年。
曾从图画识庐山,山好谁知画亦难。
画好不如诗好读,就烦诗笔画来看。
天下庐山第一奇,西风楚楚送行时。
晦庵白鹿书犹在,非是游山只爱诗。
江风吹雨逐人来,行过山前首重回。
绝顶隔云看不见,石棱崖角独崔嵬。
庐山不可尽,蹑屐且相寻。
峭壁悬崖险,幽泉仄涧深。
苔痕侵竹径,云气结松阴。
为爱匡庐好,终朝骑马行。
低回山涧出,缭绕径花明。
寺古僧初定,溪闲虎不鸣。
我有紫霞想,梦游匡庐峰。
仙人凌绝顶,手掉金芙蓉。
亭亭九天上,叠嶂崩腾涌波浪。
师画严子滩,不著严子庙。
神在山水间,土偶但其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