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炉锤一手赋形殊,造化无心敢望渠。


我本疏顽固当尔,子犹沦落况其馀。


龚、黄侧畔难言政,罗、赵前头且眩书。

淮南秋物盛,稻熟蟹正肥。


况身为酒官,醇酎饮不非。


傥观众人醉,徒自使世讥。

金銮失职下蓬瀛,也向淮边领郡城。


堆案簿书为俗吏,满楼山色负吟情。


庐江地近音尘断,何逊诗来格调清。

北门西掖久妨贤,出入丹墀近八年。


且把一麾淮水上,敢思三接浴堂前。


将何政术称循吏,岂有文章号谪仙。

玉关人老鬓丝新,千里长城在一身。


气使黄金结豪杰,手挥白羽静风尘。


山河四望亭中景,桃李一开天下春。

身健心先老,时危事愈乖。


无成携短剑,有恨满长淮。


村酒时时醉,山肴日日斋。

斗酒不忍别,空歌叹离群。
梦随楚天鸟,心逐淮山云。

九月梨花红,千门响砧杵。

家居非不欢,禄仕亦岂急。


愧身无所劳,而兹养生给。


方刚幸未艾,黾勉冀有立。

一为弹冠仕,遂废东皋田。


不至二千石,行登四十年。


羁游无定许,鬓发欲苍然。

江路西南永,风波岁月淹。


赖君同此役,久客复谁嫌。


榜叟夸忠信,津童识孝廉。

昔年吴魏交兵地,今日承平会府开。


沃壤欲包淮甸尽,坚城犹抱蜀山回。


柳塘春水藏舟浦,兰若秋风教弩台。

肥川胜赏冠他州,浦口扬舲得俊游。


梅雨正迷江国路,萍风未破洞庭秋。

将军荡寇力能任,陈迹依然得重寻。


血绕楼船龙战息,水摇城堞雉飞深。

晴湖列远岫,万叠来骏奔。


横入小蜀冈,金友依玉昆。

一踏江南地,欢如释重负。


篮舆入寒山,云物明可睹。


苍鳞飘修髯,葱翠引余步。

湖水缩犹悍,江势高更危。


舟师晨济江,蹴浪殊险巇。


如溯八节滩,咫尺不得离。

巢湖亦云险,旷焉豁心胸。


于时雪初霁,山高玉众巃。


嵷山亦逦迤,拱揖互为容。

天畔飞楼谁搆成,画栏朱槛倚空明。


江湖一片当窗泻,云雾千重对酒生。


独立淮淝雄旧国,俯听弦诵蔼新声。

红绿烟村惨淡,市井初经虏。
舍馆人家,凄凄但尘土。
依旧春色撩人,柳花飞处,犹听几声莺语。

颍水生贤自古奇,西游声价满京师。


梁园献赋天将雪,潘县临民鬓未丝。


南浦销魂分袂处,北堂献寿捧觞时。

茅土分封在,金章渡海归。


事殊生马角,心愧著戎衣。


星月晶光并,山河带砺非。

庐州夜宿长安寺,紞紞城头鼓正严。


独立春风犹问马,爱看明月自钩帘。


从人劝酒拈浮蚁,有客哦诗拟撒盐。

才看谪宦出京畿,早见来朝自合肥。


上寿喜随瞻舜冕,娱亲兼得试莱衣。


中天雨露常时降,南国山川几日归。

法署才名久擅厅,词林家学重趋庭。


谪官远向濡须坞,候吏还占贯索星。


畿甸晚禾看上垄,闸河新水待扬舲。

虎竹初分霄汉间,庐江小吏候濡关。


褰帷春雨劳农出,悬榻高斋送客闲。


云起每从三祖石,鹤来曾过八公山。

雩娄西望橐皋出,渐远长安鬓易斑。


江上啼猿淮上雁,不知迁客几时还。

亚父城边一郡秋,幕中画诺待君侯。


楚臣岂不思公子,白草青枫黯自愁。

射策金门绾印行,湟川文水见才名。


莫言趋府腰仍折,犹有庐江小吏迎。

布衣交已似晨星,何限离愁白下亭。


独客关山劳梦寐,尺书鱼雁慰飘零。


监军暂守濡须督,给事仍留泗水庭。

庐江推治行,历下识吾徒。
裾向何门曳,舆曾大府趋。
芝山瞻霍岳,淮水过鄱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