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梅公山色近庭除,胜日供公几杖馀。


千古谩传栖迹地,当年谁忆爱君书。


丹心炯炯元无间,白发星星不用锄。

平日多奇节,中间似富公。


天从庐墓请,人说救荒功。


辛苦培邦本,雍容遏乱锋。

国耻臣当死,公家二世心。


忍看垂绝笔,谁续断弦音。


精爽今如在,衣冠恨更深。

忆昨登廊庙,忠言达帝聪。


所思惟尽瘁,敢复计成功。


半世江湖上,千忧寤寐中。

曾是南荆地,他年竹马迎。


旌旗严骑士,弧矢盛民兵。


细考规摹旧,还知节制明。

君不见庐山岑,董仙在时花满林。
身骑白鹿忽飞去,江海寥寥千古心。


君今种杏知何所,解向青山作茅苎。

黄鹤久为别,苍茫云海涯。


青鸾尔何来,婉娈湘山期。


烟雨变丛色,虚心独华滋。

双牙苔洗铜华古。
是当涂省括尚方铸。
恨炎精、荡作寒灰,挂壁大弨安取。

万树青青带雨寒,离亭相别泪阑干。


莫将便作无情物,亦待抽身入建安。

武夷峰翠霭氛氲,九曲佳游又属君。


父老总传河县政,溪山应续考亭文。


仙凫自识云边路,逸骥宁随枥下群。

孤城雨脚暮云平,不觉鱼龙自满庭。


托命已甘同木偶,置身端亦似羸瓶。


浮家却羡鸱夷子,弄月常忧太白星。

十年此地看花时。
醉题诗。
夜弹棋。

侬家风物似山家。
梅老鬓丝华。
几回记得,攀翻琪树,醉帽敧斜。

棠阴绿遍,正金菊芙蓉,争放时节。
满路歌谣民五裤,底事逢车催发。
结彩成门,攀辕卧辙,何计留连得。

新寒一段。
变尽人间暖。
说与群花花不管。

济济罗诸彦,明时信康哉。


南皮乐高会,西园良夜开。


绸缪结君心,自竭理无乖。

岐嶷天人讲肆筵,恩华夜到华门前。


十行诏墨芝香重,三品朝衣葚色鲜。


能取身章同拾芥,应酬古本似奔泉。

翠云曾卧榄山春,三十年能几度亲。


说选未闻天上语,相逢俱似梦中人。


官居佐贰时虽晚,邑有先儒俗必淳。

渔阳老将名家子,少日趋庭弄文史。
操觚屡试不见收,投笔悲歌辞故里。
桂玉萧疏客帝城,游谈无术致公卿。
与君相别意如何,吾道随时任卷舒。
鲁酒数杯三叠曲,清风千里一船书。
紫芝云外山无主,红蓼滩头水有鱼。
佐政临花县,哦松早著声。
勤劳书宦迹,迁擢被恩荣。
客路三关去,郎星五夜明。
怡柑堂下菊花前,把酒摊书四十年。
感旧不知吾老矣,忆归翻为子欣然。
吴山越峤行千里,云谷沧洲赋几篇。
武夷之山如画图,中有玉洞藏仙都。
一溪穿空舞澎湃,九曲度尽方盘纡。
细看直疑路中断,已转始觉川平铺。
又领皋比走建安,青衿喜色上眉端。
诗因老去难言别,毡到春来不觉寒。
当日紫阳传授学,他年粉省校雠官。
青云建安郡,人物故钟秀。
承旭开芳树,凌虚列遥岫。
溪声涌夜长,石角吐秋瘦。
平生慕爱武夷君,及此名山阻白云。
九曲水声流过郡,夜深犹得世人闻。
老翁更事几河沙,苦爱溪头管物华。
种竹成林心未足,买船载月思无涯。
黄莺唤友非多事,白鹭窥鱼更可嗟。
鸿鹄不作三年飞,乘秋逸兴高九疑。
去寻岩桂香中路,趁得御柳风前期。
青钱立登天上选,黄绢共赏人间辞。
泮水秋深爽气全,簪绅戾止共拳拳。
丹青图写三千礼,藻绘形容七十贤。
如堵聿来观盛集,采芹应有赋新篇。
翩翩五马拥朱轓,远驻旌旗岭海间。
不以专城居虎竹,谁当西顾慰天颜。
讼庭落叶知秋早,阶树啼乌见吏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