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贡部抡才选,高风素所钦。
方闻二道策,献纳百官箴。
荣滞登台晚,周爰注意深。
未正阶槐位,先登省辖崇。
帝方咨傅野,天遽夺杨公。
黻冕恩褒德,箫笳礼送终。
气缊江山秀,人如圭璧温。
一登文石陛,遂直紫微垣。
论议中司见,谋猷内制存。
昔美都门祖二疏,太冲篇咏贵良图。
不闻宾主俱公鼎,未见篇章出宝跗。
河岳英灵添赋咏,都人士女竞欢娱。
邦人钦伫见仪刑,诏使相望对宠灵。
位冠三公师尚父,躬全五福寿康宁。
久留行色春过半,乍别天颜涕欲零。
幅巾私第已归休,当宁虚怀更款留。
避宠虽辞持节册,送行犹用济川舟。
城南旧圃扃花洞,洛下新庄引御沟。
君臣一德千龄际,柱石三朝四纪中。
天下重轻常系望,膝前谋议不言功。
位高少有名兼美,体健方知福更隆。
官崇真是帝王师,八十归休亦未迟。
不似孔光辞位日,早于姜望出封时。
仪形昔已图麟阁,稿草今应集凤池。
圣代登庸年独少,清时得谢齿尤高。
官如中令躬无疾,文似司空思不劳。
玉座案经涓对日,金壶加礼赐春醪。
几夕华星动紫躔,少微光入太微垣。
帝临便座延公衮,人喜安车到国门。
恳叙官仪还汉节,亲承需宴酌尧樽。
惟巽而动,勿承以羞。
亿万斯年,于昭匹休。
协于克一,责难将美。
徵其化成,万国咸理。
佩舄雍雍,退食自公。
肃慎斋居,用省厥躬。
侃侃闻孙,靖共在位。
式谨尔常,以赞天子。
赫赫元勋,昔佐皇祖。
配德惟一,永锡胤祚。
君子是则,勉勉不息。
终始弗渝,夙夜无斁。
惟圣有德,率性之常。
不二不杂,悠久无疆。
于穆天命,恒久不已。
往禅来续,与道为体。
四牡騑騑向范阳,中丞分陕肃戎行。
旌旗尽带云霞色,节钺偏承日月光。
星汉几回悲雁序,霜天此去见鹰扬。
百粤安壤籍壮猷,太平气象满炎州。
风行万里霜威肃,霖起千年瘴雾收。
帝锡玄圭元有待,人歌赤舄可能留。
海内贤流独擅名,八闽曾许拜前旌。
中朝望地常悬席,南纪高勋吏仰成。
分阃等威唐晋国,承华宾客汉桓荣。
才名雄自敬皇时,甸服真堪托保釐。
七泽风雷随鼓角,三关云鸟动旌旗。
莱公锁钥君何重,范老江湖我独衰。
我本江东一步兵,多君千里致莼羹。
湖楼小住听春雨,不为秋风作此行。
曾辱先公褒一字,而今谁念次公狂。
惟应鲁国奇男子,肯说江东老孝章。
不曾夥涉径呼门,定胜平津阁内宾。
五相一渔浑间事,不招明月恰三人。
京口刘郎是穆之,风云未作苦栖迟。
金盘一石槟榔赠,可得当年是讳饥。
庾府清尊此见招,临江楼上一舒翘。
参横剑佩星河近,寂寞鱼龙镜浦遥。
樵角风声传漏刻,关山月色想鸣刁。
十载承明侍帝傍,一麾出守意难忘。
少微只合居星子,太白谁教到夜郎。
署对匡山看瀑布,县邻彭泽好飞觞。
虎牙高建赵佗城,闪日旌旗拂雁行。
蜃涌楼台云欲起,鸟知鼓角雨先晴。
剧乾并逐花间阁,闻喜群飞海上营。
越裳东筑受降城,回首长鲸蹴浪行。
非雾远含嵩树晓,断虹先报峡山晴。
风雷一驾鼋鼍窟,日月双悬骠骑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