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张公洞主寄书来,分付闲云老石苔。
莫放俗尘轻点污,祗容诗客暂裴回。
巢松白鹤将为马,夹道红桃倘可媒。

古洞深沉白昼间,烟霞出没绝尘寰。


落红满地花初歇,啼鸟一声春自闲。


丹灶苔荒仙去远,松坛月冷鹤飞还。

乱山深处白云堆,地坼中空洞府开。


茧瓮有天含宇宙,瑶台无路接蓬莱。


金芝春暖青牛卧,珠树月明黄鹤回。

风雷开万象,散天影、入虚坛。
看峭壁重云,奇峰献玉,光洗琅玕。
青苔古痕暗裂,映参差、石乳倒悬山。

仙山不在高,灵区设中冓。


包蒙自太古,霹雳始与牖。


闇然不耀地,白日已通昼。

步步势穿江底去,此中危滑转身难。


下蒸阴气松萝湿,外制温风杖屦寒。


数里烟云方觉异,前程世界更应宽。

张公洞府未著脚,向人浪说游荆溪。


欲看直上翠羽盖,不惜扶下青云梯。


劲风翻动土囊口,暗水流出桃花蹊。

李生昔登西岳峰,泚笔题我金芙蓉。


岂谓姓名荣二华,只怜风雨失双龙。


燕中旧社人人筑,吴下诸山处处筇。

还携国手出人间,洞里云封玉局闲。


却道仙家无岁月,误他樵斧烂春山。

由义兴而左泛,曰东久。
九者,九里袤也,水皆缥碧,两山旁袭之,掩映乔木,黄云储野,得夕照为益奇。


时余病足,李生亦病,为李觅一兜子,并余弟所携笋舆三,为一行,其三人为一行,可四里许,抵洞,始隆然若覆墩耳。

疲足辞幽界,敞目凌玄都。


篁翠上交天,枫丹时缀涂。


高霞冠璇表,流飔荡银铺。

张公岭头无片云,千奇万怪此间分。


丹青傥可形容处,丘壑胸中也仗君。

尧心知稼穑,精意绕山川。


风雨神只今,笙镛诏命传。


沐兰只扫地,酌桂伫灵仙。

云开小有洞,日出大罗天。


三鸟随王母,双童翊子先。


何时种桃核,几度看桑田。

天开福地据雄尊,果老张公几代孙。


一窍通天才直上,千崖转石已平吞。


山头白鹤来无影,石上青骡去有痕。

吾闻荆溪南,有地仙所宅。


十年劳梦想,今日著脚历。


扁舟下湖㳇,水涨没砂碛。

正月八日记游仙,三十六天洞灵洞。


洞中窗户夜不扃,地底风雷日相哄。


巉巉灵骨谁手凿,纳纳虚谺曷时澒。

乐事分行役,矧兹及暮春。


携我诸友生,沿流问真源。


独行罨溪渚,澄心茂潭渊。

千奇万怪不可睹,混沌死矣谁凿之。


若使公能回造化,不将混合此何为。

风雷开洞府,传自赤乌年。
峭壁斜倾地,盘云半覆天。
林抽千挺笋,池绽九华莲。
空山杳杳鸾凤飞,神仙门户开翠微。
主人白发雪霞衣,松间留我谈玄机。
小斋烦暑,团扇交挥汗。
一庭绿树炎氛满。
阑干畔、薰风触热吹来,炉香袅,几缕碧烟凌乱。
嵚崎两洞,更善权深秀。
凿翠玲珑开户牖。
敞层霄、云气结就重楼,楼高下,风动悬崖激溜。
童山寂历,有神仙窟宅。
鬼斧何年巨灵劈。
呀然开辟处、天壤中宽,深无极,直下鸿蒙千尺。
春草没驴肩,新吟今几篇。
每逢仙友说,多在石田边。
燕穴穿平地,龙巢出半天。
昨日游善卷,已谓天下无山川。
今游张公洞,千惊万怪疑为梦。
嗟我壮心欲与山争雄,大肆笔力天无功。
铜棺之南山复山,扪萝绝壁藓苔斑。
只今何处可容足,乞我石房云一间。
春风吹沙春草长,杂花媚烟飞野香。
幽花袅袅泫雨色,人间光景劳中肠。
赤城老仙呼鹤起,迢迢直度太湖水。
道人升天久不回,至今洞门向北开。
当时仙仗人不识,白云缭绕山间来。
闯然初望烧香台,百步九折多苍苔。
放船偶入清溪来,千峰拥翠花乱开。
春风吹散碧云影,洞门正对烧香台。
神仙之府此第一,何必采药登天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