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今夜彭城雨又来,烛花影里一尊开。


人生聚散纷萍梗,前代兴亡付劫灰。


佳会幸逢全盛日,并游谁是出群才。

孔令离筵酌酒歌,风尘犹傍战场过。


雁声颇共乡心远,春色偏于客路多。


芒砀东来开钜鹿,昆仑西坼注黄河。

汴泗交流重镇成,千家雉堞听涛声。


浊河月涌台边迥,衰草天连雪后平。


霸气只今销沛上,楚歌犹自满彭城。

书寄彭城雁已还,春风先到秣陵关。


梦中不记黄楼上,万里天涯一片山。

曲榭埋云,乱峰挂雨,羁绪无限。
往事阑干,病余歌拍,凝想慵未见。
美人枯泪,斜阳立尽,秋泛绕城都断。

君不见彭门之黄楼,楼角突兀凌山丘。
云生雾暗失柱础,日升月落当帘钩。


黄河西来骇奔流,顷刻十丈平城头。

上元新甲子,长至入彭城。


风定葭灰细,阳微灏气清。


天心从此复,吾道与时亨。

一骑南来雪里寒,风尘那有罄交欢。


使君高谊谁当似,独客羁怀好自宽。


波静吕梁冰始泮,春生淮海腊初残。

万户晨炊见晓烟,农人共庆食为天。


淮徐一路秋成好,燕子楼头听管弦。

周秦唐宋相经过,红粉英雄尽劫灰。


多事空楼锁孤燕,况看戏马剩荒台。


雨招白鹤酬诗卷,一代青山落酒杯。

禾黍苍茫剩废邱,空将浩荡怨灵修。


雁鸿北去无消息,耿耿寒星下戍楼。

清河绿涨琉璃堆,黄河浊浪排空来。


两流合一混泾渭,喷薄东注无时回。


孤城迤逦枕其左,昼夜怒激声喧豗。

项王熊豹姿,气欲吞天下。


大呼渡河来,山岳如崩瓦。


当其火秦宫,血涌渭水赭。

上将出儒中,论诗拟立功。


州从禹后别,军自汉来雄。


远驿销寒日,严城肃暮空。

五月宜江棹,清樽送远游。


客衣轻白葛,去路引芳洲。


草碧枌榆社,莺啼燕子楼。

作客天涯两度春,离怀争比岁华新。
时因啼鸟醒归梦,每对残花忆故人。
千里相思惟觅句,频年心事欲沾巾。
书香旧业慎维持,南北无端借一枝。
偏到扬州三月候,那堪淮水两分时。
雁飞云外常成阵,乌哺林端尚有儿。
楼船今夜宿彭城,楚汉当时此战争。
帝业定知归有道,兵家尤忌出无名。
废兴旧迹馀山色,今古流年逐水声。
汴泗千秋地,飞艘向此行。
河更春涨起,山隐暮云平。
疏柳南归梦,征鸿北望情。
野色分林曙,江声拂晓烟。
缆悬垂影直,帆转受风偏。
世路堪疏阔,乡关阻岁年。
此君风节缘谁写,披对飒然毛骨清。
梦落洪亭明月夜,直疑风雨送秋声。
秃袖豪歌青夜寒,烛花重剪照阑干。
尊前缘酒浇胸进,腰下青铜蚀血看。
马影路傍霜气重,鸡声河上月光残。
凫绎州山并画开,东方重镇仗卿才。
过家喜气随行盖,入境欢讴接贺杯。
玉甃试寻彭祖宅,金羁看戏项王台。
彭城八月风尘起,数郡义兵多战死。
良家子女复何辜,尽作黄河水中鬼。
髑髅填海几时归,千古沉冤无处洗。
千里旌旗接轴轳,王师日久费供需。
只知天下金如土,岂谓人间米似珠。
此日论功犹受赏,何人报主肯忘躯。
黄河不解洗彭城,空使群凶起斗争。
一载始通南国贡,三山犹驻朔方兵。
寄奴故里人何在,亚父荒陵土欲平。
三百六十徐州山,骨立天风不受寒。
樊侯古冢七抔土,飞沙野蔓斜阳残。
舟人指点向余说,侧望淹留寸心切。
山城夜色满危楼,地设雄关控九州。
明月迥随银汉转,青天倒映黄河流。
已无羽檄来边使,喜见龙标在上游。
沙涨桓山汶水东,南来舟楫若为通。
丁夫已厌新河苦,野老仍嗟岁计空。
旅枕孤城闻夜柝,褐衣长路叹秋风。
彭城城下草萋萋,无数楼船泊大堤。
二水合流通汴泗,远山入望是青齐。
黄茅冈上云生石,戏马台前雨作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