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草黄榆不见春,十年辽海困征尘。


夜来正有还乡梦,残角一声愁杀人。

通籍金闺已四年,遗经仅得守师传。


息心渐已焚残草,学道何妨老一毡。


客醉每参禅讲坐,僧贫犹乞笔耕钱。

乱山急雨佐吾愁,春去已远人淹留。


谁能一饮一车酒,纵谈醉胆下凉州。


元戎高韵抚鸾凰,旧有沙堤几步长。

昔人思归兮,宅林薮之邃深。
阻长堤而临清渠兮,芬翳翳以交阴。


有观阁池沼兮,通泉溜而附嵚崟。

何事因人复远游,芦花枫叶水悠悠。


归帆破浪船为马,戍角吹霜月似钩。


断木已甘沟壑辱,冥鸿犹恋稻梁谋。

岭云晴锁戟枝寒,善病时闻独禁酸。


峻阅已承三世诰,殊恩应授两仙丸。


笼中物已容溲渤,枕上师犹问锜兰。

长风万里困南图,游子天涯望眼枯。


愧我出山成小草,怜君远道忆文芜。


清江渡口听鸿雁,明月楼中唱鹧鸪。

宿雨妆残暑,新晴见晚晖。


官闲期会少,地僻到来稀。


持论多坚白,当歌但式微。

异地同为客,如君最系思。


眼穿垂暮日,愁剧未归时。


燧色连青海,乡心满绛帷。

申浦风烟接鹭洲,符台锁钥近龙楼。


几年空作飞云望,此日真成衣锦游。


潞渚汶河新得雨,白鱼红蟹正当秋。

京华日日想闲居,今日林间九月馀。


怪道春来多乐事,朝云此语亦堪书。

又见千山绝鸟飞,闲拈玉麈对君挥。


绥绥白昼荒城路,淰淰寒生破衲衣。


粪火芋香聊共剥,梅村梦断未言归。

世有功名羡,人将躁静殊。


冥鸿专避弋,斗鹖喜捐躯。


驾败谁矜巧,山移却信愚。

颍曲多成濑,茨山亦有村。


不知荣革履,便欲返衡门。


邵圃瓜畴熟,陶庐菊径存。

昔宠尘三事,今怀念一丘。


稻粱争鹜饱,章服裹狙愁。


心与蘧非化,年惊赵语偷。

碌碌真邀宠,容容谢致君。


短凫生愧胫,狂鹿老思群。


急节惊流水,浮名伴薄云。

岁晏坐伊川,孤襟日惘然。


无功堪载策,有路即妨贤。


宠辱丹心寸,年光素发边。

郁郁羁怀久欲东,故园何日割蒿蓬。


可堪世路尘缨缚,却使云山蕙帐空。


待价深藏非左计,汗颜为斫岂良工。

久客空江上,闲吟对石门。


青山非远近,流水自朝昏。


夜月添乡梦,春风入烧痕。

野屋定堆落叶,山径应铺石芜。


一别经秋不到,隔篱黄犬谁呼。

春风冰断千尺,晓霁云开百重。


何处溪桥争渡,谁家山寺闻钟。

山栖书到多日,野渡舟横几回。


想见溪边亭上,故人待我衔杯。

自觉才疏久愿归,敢将山色便相依。


汉家事业虽全盛,亦放梁鸿一个飞。

尽日凭栏客兴浓,山虽西绕水还东。


便乘春暮家园去,犹及棠梨满径风。

点点杨花飞满洲,只应催促送行舟。


非关向晚伤心事,自怯春寒不肯留。

闹里看山不识真,偶来轩槛振衣尘。


诸峰便觉移相就,分付春风欲去人。

黄落蓟门秋,飘飘在远游。


不眠闻戍鼓,多病忆归舟。


甘雨从昏过,繁星达曙流。

杜鹃一自听天津,南北纷纷患转深。
备谨彻桑征戍事,忧形恤纬老臣心。
惊闻边信多蛮语,喜动乡情带楚音。
春来便拟问归津,转眼江流若许深。
六十岁翁穷塞客,八千里路故乡心。
鹃啼月树添征思,鹊语风檐误好音。
夜气凄清星斗全,倚樯引望东南天。
怀归重念秋垂尽,倦目羞看月又圆。
况是汴流投浅涸,夫何单舸尚留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