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宝台耸天外,玉辇步云端。
日丽重阳景,风摇季月寒。
梵堂遥集雁,帝乐近翔鸾。
涌塔临玄地,高层瞰紫微。
鸣銮陪帝出,攀橑翊天飞。
庆洽重阳寿,文含列象辉。
江亭闲望处,远近见秦源。
古寺迟春景,新花发杏园。
萼中轻蕊密,枝上素姿繁。
应节萸房满,初寒菊圃新。
龙旗焕辰极,凤驾俨香闉。
莲井偏宜夏,梅梁更若春。
曲江晴望好,近接梵王家。
十亩开金地,千林发杏花。
映云犹误雪,煦日欲成霞。
季月启重阳,金舆陟宝坊。
御旗横日道,仙塔俨云庄。
帝跸千官从,乾词七曜光。
飞塔凌霄起,宸游一届焉。
金壶新泛菊,宝座即披莲。
就日摇香辇,凭云出梵天。
紫宸欢每洽,绀殿法初隆。
菊泛延龄酒,兰吹解愠风。
咸英调正乐,香梵遍秋空。
十层突兀在虚空,四十门开面面风。
却怪鸟飞平地上,自惊人语半天中。
回梯暗踏如穿洞,绝顶初攀似出笼。
渚亭临净域,凭望一开轩。
晚日分初地,东风发杏园。
异香飘九陌,丽色映千门。
万乘临真境,重阳眺远空。
慈云浮雁塔,定水映龙宫。
宝铎含飙响,仙轮带日红。
紫云楼下曲江平,鸦噪残阳麦陇青。
莫上慈恩最高处,不堪看又不堪听。
钟梵送沈景,星多露渐光。
风中兰靡靡,月下树苍苍。
夜殿若山横,深松如涧凉。
涌霄开宝塔,倒影驻仙舆。
雁子乘堂处,龙王起藏初。
秋风圣主曲,佳气史官书。
净境重阳节,仙游万乘来。
插萸登鹫岭,把菊坐蜂台。
十地祥云合,三天瑞景开。
东方晓日上翔鸾,西转苍龙拂露盘。
渭水寒光摇藻井,玉峰晴色上朱阑。
九重宫阙参差见,百二山河表里观。
天跸三乘启,星舆六辔行。
登高凌宝塔,极目遍王城。
神卫空中绕,仙歌云外清。
宝宫星宿劫,香塔鬼神功。
王游盛尘外,睿览出区中。
日宇开初景,天词掩大风。
隐隐荆门水,纷纷海上山。
身犹依禁阙,目已极河关。
檐日千岩散,窗云五色还。
两度高楼夕,孤钟落木时。
悲欢残夜语,生死故交期。
傲骨贫偏长,浮名久渐疑。
昔年同上策,邈尔坐相失。
子卧江黄间,予走羌秦役。
重来忽为邻,禅林宛栖戢。
宝塔中天构,君王奠镐年。
皇图香界合,海气凤楼悬。
万岭开江左,千门倚日边。
何处梁王寺,丰碑勒帝章。
烟花浮翠幄,月影上华堂。
物外何须竞,尘中只自忙。
萧森古寺对空山,六代真源仰圣颜。
池水尚流曾浴处,居人谁掩旧柴关。
青林古木三春里,晴日高荣一照间。
高岑久不作,苍茫挂余曛。
蹑级继轩举,风雅今尚存。
泾渭清浊辨,日月东西奔。
风日逾暄妍,遨头输先辈。
映水苔枝空,迎面玉尘碎。
国香已谢华,夭采各舒熊。
孟宗祠下竹依然,借得空房竹树边。
贫寺少逢僧过夏,远乡多是客经年。
倩人汲水时煎茗,就佛分灯夜照眠。
老桧乔松路屈盘,翚飞金碧照岩端。
僧寻翠巘曾挥锡,客厌红尘屡解鞍。
望断四天春野阔,梦回一枕夜涛寒。
自怜滚滚抗尘容,深入云山得梵宫。
拂榻欲为庄叟梦,披襟聊挹楚王风。
条松老干森森直,古麓寒泉脉脉通。
故人犹在驿亭边,暂向云房借榻眠。
漏泄祖师多少意,松声都到小窗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