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几日春深,疏烟瘦尽梨花影。
偎人不肯诉衷肠,只恁双眸炯。
已是情慵意冷。
絮扑征衫,灯煎离绪,客与残春同远。
思君梦枕,送子烟波,难化渡江云片。
还念干戈未休,狎水凌波,健儿骄悍。
诗侣方逢梦与微,摅怀未尽遽言归。
正思玉鲙将登俎,应笑缁尘又染衣。
金石交情知不改,辅车形体自相依。
梁园寒早雪霏微,亲友将分一棹归。
客舍萧条风送柳,离筵凄惨酒沾衣。
霜台二妙君相继,幕府三端我所依。
绿彼柳斯,生于广陌。
迢迢者车,言归南国。
折此杨柳,以赠远人。
江边孤寺旧曾经,重枉骊驹当短亭。
落日催人心去住,东风回首泪飘零。
魂归但觉枫林黑,书就终期汗简青。
年来又惜别清尘,故国荣过喜风新。
竹叶莫辞千日酒,梅花惟寄一枝春。
苦心曾未抛黄卷,得路终期近紫宸。
男儿自有四方志,离别岂能动刚肠。
功名未遂身未死,白眼青青频举觞。
一麾江海上,三载屈英豪。
秩满宜登最,民怀有大劳。
青山遮去辙,白日照征袍。
海县青郊外,归来借一廛。
自怜身计拙,喜得使君贤。
井食惟输税,丁差不费钱。
粉痕未褪梅妆雪,骖鸾忽度梨花月。
灯影小红楼,角声起暮愁。
孤篷怜倦客,绣被余香歇。
玉河堤上杨花飞,玉河堤外客西归。
晚色苍苍惨别恨,东风荡荡吹征衣。
昔君从父凉州谪,回首家山邈胡越。
惜别复惜别,残更为尔遥。
青枫薄命叶,黄柳断肠条。
天迥迟寒雁,江空急暮潮。
命驾论文复几时,孤怀怆别愿春迟。
君豪视昔长中酒,我老于前并废诗。
晚节风尘那可傍,旧游花月若为思。
寺门桥下独徘徊,溪树笼烟黯不开。
月出可忘携策到,泥深曾几泛舟回。
冬青香满花堆雪,苦楝风多径糁苔。
逢君春向暮,相送忽深秋。
长夏无蝉噪,高天极鸟投。
闲阶松叶碧,空院菊花留。
寻得伊人在水湄,移舟同载复同移。
心随湖草闲偏乱,愁似横波远不知。
病起尚怜妆黛浅,情来颇觉笑颜迟。
别路江南已数程,清樽细雨复江城。
残魂如梦闻莺断,旧恨随潮立马生。
皈佛一心怜伴在,驱人十口悔身轻。
别馆风花急,停舟问数移。
莫辞经夜宿,已值暮春时。
身远归难定,家贫出每迟。
金粟堆边,冰蒲水畔,紫骝迢递迎来。
月中惊见,光艳似云开。
桑落沾唇半醉,将长笛、弄向秦台。
雨霏霏,风微微,感春客子携春归。
蔫红飞尽结杨柳,杜鹃啼瘦腰几围。
兰桡划动清歌起,楚尾吴头一千里。
帘卷东风寒月小。
吹落残红多少。
露湿三更草。
织乌西飞月如水,楼阁参差雁声里。
湘帘窣地悄无言,中有离人三叹起。
昭华玉琯土花紫,吹出多情《河满子》。
阅尽悲欢笑此生,邦能主合便忘情。
轻阴不阻今朝别,薄醉翻添昨夜醒。
倚槛水流分袂影,卷帘风送落钗声。
老来方识许文休,同作天涯汗漫游。
东道诸侯争置酒,南朝秋雨一登楼。
故乡此去多红树,别后相思两白头。
绿树莺啼春正浓。
钗头青杏小,绿成丛。
玉船风动酒鳞红。
行人不忍别,遇酒辄醉倒。
仆夫怪何迟,谬应行亦好。
怜君如弟兄,每见开怀抱。
暖有花枝冷有冰,佳人后会却无凭。
预愁离别苦相对,挑尽渔阳一夜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