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军书飞羽入,日落战云黄。


梦寐金戈外,关山铁骑傍。


千村荒汉月,六阵散胡霜。

贱生常不乐,此日更萧骚。


汉苑惊烽燧,胡尘老鬓毛。


蒺藜兼雪下,刁斗入云高。

半塘水戏珠江曲,兵事荒凉过十秋。


争利杀人南北一,老来吟叹海绡楼。

诸大重逢鬓亦斑,结庐近水得长闲。


因循便过榴花节,未必能寻湖上山。

张君讯有南行计,王子书来劝北廑。


毕竟一身同越鸟,三年能了故宫文。

侏儒不饱朔仍饥,杀夺当前正此时。


庭树野鸦驱宿鸟,几何同不作流离。

不持国纪日相残,坐视民饥自爱官。


一月旱云三夜雨,等闲摧尽数花兰。

竹裹红丝角黍香,旧风闾里说端阳。


北来十载萧条过,岂意今年更乱亡。

岁暮坐公馆,永怀时序迁。


雪消残臈外,春到蚤梅边。


夜色侵乌鹊,年光送管弦。

先生穷著书,宁比近术赦。


天故使之贫,赤手唯书籍。


或者窥残篇,律吕起韶夏。

春来谁挽去难援,中有悲驩万古痕。


飞絮无家凌紫极,落英不聘恨黄昏。


半涂未肯击鸣缶,百感何因招些魂。

甬东为客久,心期日自昧。


秋风沧海潮,尚馀桂江泪。


形影怅已老,颇识前人意。

龙门不见鬓垂丝,莫唱平山杨柳辞。


纵使前声君忍听,后声恼杀木肠儿。

柴门永日泪沾巾,事与心违渐失真。


家住江南几万里,身留海上已三春。


明时枉作衔冤客,皓首翻为哭子人。

君颜削寒冰,君心抱坚玉。


自甘正谏黜,不受公议辱。


请言会面初,遭艰守穷屋。

夜雨霪难霁,沟塍复乱蛙。


轻寒侵病骨,馀响答空阶。


杜子嗟沾湿,庄生失渚涯。

寒食金波泪,他乡此日心。


草连天际色,泉断陇头音。


先冢三年别,飞埃万里侵。

柳暗青春暮,莺啼静院阴。


乡关隔寒食,父子共沾襟。


未举鹏天翼,聊为鵩舍吟。

忧来不自得,登城望高天。


寒云四面起,朔气下长川。


脱剑且却座,君知心惘然。

记年时、满城风雨,姑苏台下重九。
客楼已办登临屐,曾为好山回首。
延伫久。

雁来时、晚寒初劲,青灯摇动窗户。
商声暗起邻墙树,触景乱愁还聚。
秋又暮。

遍乾坤、好山无数,古来高隐能几。
相逢尽道林泉胜,无奈利名朝市。
青嶂里。

倚阑干、暮云千里,天涯芳草凄楚。
愔愔巷陌重门掩,何况满窗疏雨。
江上路。

见梅花、一番惊感,天时人事如许。
星霜冉冉东流水,牢落少年心绪。
时自语。

萦波翠荇牵秋恨,泣露红蕖落晓芳。


惟有旧时西岭月,自移阁影过朱墙。

锦缆牙樯天上移,美人争挽绿杨枝。


如今泪洒西风急,采尽蘋花晚欲吹。

贝叶空闻驮白马,金根不复驾苍虬。


当时迎日花如锦,一片人间逐水流。

玉殿珠楼漾水光,翠华来幸拂天香。


高皇魂魄应思沛,时有祥云护此方。

万骑时巡九月回,年年望幸寺门开。


儿童不识髯龙远,犹问君王几日来。

重阳不忍上高楼,寒菊年年照暮秋。


万叠故山云总隔,两行乡泪血和流。


黄茅莽莽连边郡,红叶纷纷落钓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