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双松足壮帝京色,可惜看松人已无。


天上孤云长独往,域中奇气此能图。


翻风动日僵龙起,屈铁回枝衲臂枯。

寻常弹指声中,优昙偶现空王地。
海棠着锦,丁香衣紫,霞烘烟细。
急管哀丝,青衫白袷,嬉春情味。

今度慈仁寺阁游,翠烟冬日抱重楼。


冥冥绣栱盘空界,袅袅丹梯接帝州。


立傍星辰天北极,坐看云雾海东流。

入寺松阴散鹤群,出城冬旭袅烟氛。


丛篁僻地犹风叶,独雁荒台倍朔云。


不柰旅魂江北断,更看仙侣日边分。

岁寒寻老友。
只萧寺乔松,交情耐久。
吾衰甚矣惫。

独鸟层云尽,惊鸦落木多。


登高堪一赋,送远柰愁何。


阛市空尘雾,僧房自薜萝。

吾欲反悲秋,秋气实快哉。


木落天雨霜,万里无氛埃。


志士如黄鹄,人海厌沈埋。

一寸龙江一寸金,布衣持进五云深。


文房自幸非常遇,惆怅长杨献赋心。

鲁门一望水如渑,渐远长安隔五陵。


钜野旆旌苍树出,暮天楼橹白云升。


鸦归返照啼高冢,马饮寒流顾断冰。

三年两见客车来,貂敝咸阳我未回。


载酒晴光连睥睨,出城秋色郁崔嵬。


上方台殿诸天远,大漠风烟万里开。

秦京久客待君还,鹿苑相携霄汉间。


地涌飞楼云绕舄,天连孤鸟日衔山。


高寒并见金茎影,禁近初归玉笋班。

赤日行高天,炎威一何赫。


嗟彼执热人,争言手可炙。


良朋有嘉招,坐我松下石。

我昔曾游泰岱间,秦松汉柏相追攀。
霜皮剥落几千载,雷雨昼黑垂空山。
我今走马慈仁寺,便欲追寻怜好事。
直欲凌风去,翻从拂地看。
摧残经百折,偃仰郁千盘。
老阅山河变,阴兼日月寒。
前年屡憩慈仁寺,古松苍翠流云气。
高枝偃盖撑晴空。
低枝攫拿捎厚地。
上层楼、西风瑟瑟,翠蓬吹遍云气。
玲珑窗户罘罳静,烟树满城如荠。
宫阙里。
佛国沧桑,仙根陵谷,太息树犹如此。
摊书客去,题障诗传,都付洛阳残记。
龙蜕何年复生,溜雨皴痕,拿云腾势。
昔我夜顾祠,初为慈仁会。
其时寺半圮,零落殆百载。
肇构既崇闳,重规难狭隘。
清都虎豹肃重关,文石晨趋讲席班。
傍阙云容开宝靥,隔帘山影拥青鬟。
芸编缃帙分章进,玉斝金罍特诏颁。
黼扆临西内,文臣侍大廷。
曙光团露瓦,暑气散风棂。
香案陈群玉,彤惟对六经。
五云深护碧帘栊,面锡纶音简帝衷。
两被特恩旬浃内,三登讲席五年中。
风光荡荡乾坤大,寸草依依犬马忠。
故人意气厚难忘,况在皇州滦水阳。
管鲍于今无一二,皋夔自昔比寻常。
冯高喜隔尘嚣远,拂坐时闻草树香。
沙明潦尽路萦回,僧舍埋云石点苔。
山影四围青欲合,草花五色锦成堆。
起瞻北阙天光近,坐醉西风野兴催。
碧树风微紫殿清,衣冠鹄立侍前楹。
遗经毕讲陈愚戆,特命中颁拜宠荣。
久污清华多士骇,独怜驽怯圣君明。
锦袭玄圭莹,龙香秘阁浮。
渍毫春黛湿,拂楮翠云流。
绣绮颁宫掖,琼浆出殿头。
行幐九陌记曾经,含泪春花赋旧京。
往昔炊羹犹古寺,只今戴盎几狂生。
双松磊砢全孤节,四柿凄其吊女贞。
朴公图卷失不收,再来犹见前朝楸。
着花老干未觉丑,根节磥坷阴繁稠。
当时树下展图读,沘笔赓续王朱游。
悯忠寺古紧独完,春闰及来看牡丹。
纷纷黄紫类新植,所爱双栝根深盘。
旧围注视似稍长,疏荫交翠禅庭宽。
城南老槐多阅人,未料世事日日新。
精庐幸免兵火烬,其奈时尚憎陈因。
佛移僧逐换青垩,榜书楹句摧为薪。
双松代以三,顷来已一枯。
虽非元明旧,挺立仍不孤。
我昔见松始,中兴正多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