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州唐子他州无,闭户偏读家藏书。


志气颇闻已山立,神仙固自多楼居。


终日坐忘对燕几,有时出游骑蹇驴。

薄饭午不羹,空炉夜无炭。


寥寥日避席,烈烈风欺幔。


谓予勿恶此,何为向子叹。

学书池上一双鹅,宛颈相追笔意多。


皆为涪翁赴汤鼎,主人言汝不能歌。

严君将命之邛蜀,令子和家且侍行。


洛汭好山归别业,江南芳草动离情。


诗题寺壁云根润,书检松窗野色明。

山前古驿草萧萧,候吏沙头候画桡。


采石晚风人渡急,历城烟树鸟飞遥。


时平烽火沈江戍,市早鱼盐散浦桥。

红烛离堂酒半醒,骊歌今夕若为听。


故人好是身随桂,浮客空嗟迹类萍。


花屿晚钟湖上别,凤台春树梦中青。

独树闲堂少四邻,东风黄鸟唤行人。


若教飞上龙池柳,还忆家林薜荔春。

半亩桑麻绕舍青,雨馀晴翠入闲庭。


春来多少生生意,分付林扉昼莫扃。

琴边霜菊袭人芳,鸟外寒松落幔凉。


若道丘园心赏薄,渊明何事忆柴桑。

云影蕉台秋气清,半檐凉雨夜深情。


湘帘不卷犹残醉,遍向萧萧叶上声。

花里春云拂树开,半林初日映寒苔。


数声幽鸟啼来近,似惜红香落酒杯。

山盘霜韭夜中尊,细雨清灯竹下门。


不是少陵才独健,暮云春树更谁论。

竹里烹葵挂马鞭,松间敲火起孤烟。


谁知半向林中榻,无限风流寄辋川。

三绝韦编理尚玄,若为残帙究先天。


卷帏坐对梅花月,悟得羲皇未画前。

笑拂孤桐媚此君,似携馀兴度湘云。


夕林径小人稀到,弹与辽天海鹤闻。

海云飞尽见冰奁,止水无声堕玉蟾。


凉影满天秋袂冷,为谁遥夜独钩帘。

华省归来栖莫鸦,层轩开处对明霞。


竹边琴鹤心如水,郭里林塘客是家。


碧玉调高风自起,玄裳舞罢月初斜。

圣主求贤在养民,儒生睹国早充宾。


一千里外知鸿鹄,四十人中见凤麟。


画舸溯风瓜渡晚,青袍沾雨杏园春。

甘棠如众木,岘首如众山。


燕人爱召公,公去不忍攀。


襄阳思叔子,堕泪湿孱颜。

枉费山公席上珍,看书转忆笑言亲。


旧时香积厨中饭,新得金莲社里人。


传语簿书聊借日,寄声风雨莫催春。

恰是酴醾初盛时,清香终日在尘衣。


参差正对金沙拆,散漫更为蝴蝶飞。


日暖绿云长闇淡,春深白雪更霏微。

日暮相忘城上亭,云深只见数峰青。


傅岩可独为霖雨,荀里还归聚德星。


汉水溯风增浩荡,兰花着雨长芳馨。

千载风云庆一逢,枯荣相望百年中。


雪霜松桧材先老,泥土骅骝路未通。


颜子奚惭一箪食,阮生不是哭途穷。

三年南雍居,十至高阳池。


鱼鸟如故人,相忘不相疑。


但持青莲叶,不倒白接䍦。

楼阁倚天外,钟梵落人间。


俗客有时去,野僧长日闲。


白云何所往,飞鸟未能还。

三年不见洛阳花,今日襄阳看转嘉。


奔走簿书长似梦,不知春已满人家。

天女匆忙来献花,庄严净妙一何嘉。


儿童更少浑无著,自胜维摩长者家。

贷粟监河公自贫,蔬菹投我觉情亲。


不须乞饭去香积,谁会献芹如野人。


维笋及蒲全似古,式歌且舞恰当春。

谷隐多牡丹,一花百千叶。


一根出一切,一切一根摄。


爱君看花处,立悟恒沙劫。

高飞不上云,不如栖白蘋。
屈身五斗粟,何似种松筠。
闻君将挂冠,筑室苕溪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