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闻子赋茆屋,来归在何年?


索居间楚越,连峰郁参天。


缅怀岩中隐,磴道穷扳缘。


江云动苍壁,山月流澄川。

北风春尚号,浮云正南驰。


风云一相失,各在天一涯。


客子怀往路,起视明星稀。

去国心已恫,别子意弥恻。


伊迩怨昕夕,况兹万里隔。


恋恋歧路间,执手何能默?


子有昆弟居,而我远亲侧。

大干山,小干山,宛如两玉浮湖间。
却疑子产不受弃于水,古人高谊今者行何难。


山亦有何欲,谁与名之干。

高枕青山萝席寒,旧游天上慰加餐。


身同狗马元甘病,歌到龙蛇且自宽。


万事穷途偏阮籍,几人公望似袁安。

汝向句传领百僚,予留沧海伴渔樵。


风霜共饱谁终耐,日月如私未敢骄。


地远鳞鸿甘寂寞,天空鹏鴳各逍遥。

蓟苑朝回朔思催,故人相见且衔杯。


持螯一醉星杓转,并马千门雪色来。


赐对实前明主席,为郎虚有大夫才。

尚书自起东山卧,三月三台衮衣过。


冶城独湛冰壶色,大桁不受风尘涴。


烟花二月明堂深,是时君王在左个。

双垂韎韐绣鸂鶒,金羁马头雪花白。


秋星乍稀承明庐,慷慨遗策长安陌。


城社已见狐鼠空,关山要令豺狼辟。

隐囊纱帽对传卮,宛似袁公步屦时。


屋后梅花堪尔供,庭前柏子是吾师。


从知矫凤冥高汉,偶为将雏绕故枝。

万仞削不尽,千秋留至今。


长江天地带,清梵海潮生。


岂以皈依念,能销怅别心。

栩栩同仙舫,遥遥指佛庐。


寻常一醉地,三十五年余。


和靖台频圮,生公石自如。

偶逢袁粲屧,重访王珣庐。


并老偏余甚,长贫不子如。


叨为启事客,终愧绝交书。

阊门杨柳春,负弩候征轮。


宁知休汝者,居然卧雪人。


问菊无三径,移床碍四邻。

风至开山阁,云归卧佛床。


薄岩施屐易,疏竹进床凉。


醉益狂奴态,游偏傲吏长。

潇洒书斋,香清缕直,灯冷晕圆。
忽惊窗鸣瓦,霰如筛下,裁冰剪玉,片似花鲜。
深怕妨梅,也愁折竹,才作还休亦偶然。

清流白石伴幽居,习静投闲与世疏。


四面寒塘开水镜,一轮明月抱蟾蜍。


何人醒梦还寻鹿?


有客持竿不取鱼。

郊居寥落四无邻,眼底谁堪过问津。


白雪调高传锦字,碧云天远忆佳人。


浪翻鲸鳄难移棹,壁冷牙弦懒拂尘。

西风萧飒冷江亭,楼上秋声夜自听。


落月梦悬关塞黑,怀人心结杜蘅青。


弦中山水怜同调,榻里寒暄忆聚星。

中原屈指几文雄,寡和还应属国工。


奎璧有星双堕地,斧斤无迹总成风。


黄云紫水人偏远,白雁青鸾信易通。

爱此秋高风日清,纡回常作探山行。


俯看飞鸟有时下,怅望美人无限情。


沙净水根偏见石,树含谷口少闻莺。

旅况乘时切,年华隔夜新。


捧觞君二子,弹铗我孤身。


地得青山赋,天留白发人。

几日东风来,河冰已全解。
之子将告归,离情渺江海。
念子极英妙,一举魁南宫。
龙鳞松下拥书城,地接东皋水石清。
飞阁跨云收岭翠,寒塘边涧引溪声。
梦回竹院时闻鹤,诗就桃园正啭莺。
蜀上罗浮四百峰,怀人一水半帆风。
欲从天外招黄鹄,安得飙轮驾玉虹。
济北自怜名过实,扬州不复咄书空。
紫水盈盈仙棹来,携僧问字到蒿莱。
美人兰讯双函至,野老柴门一日开。
把盏共呼溪口月,停云欲折陇头梅。
吞声泣昼存黄口,洒血号天祝白头。
不须巴妇营丹穴,莫羡共姜矢柏舟。
显显阿兄今仲举,茕茕哲嗣有君猷。
昨夜西堂春梦好,已向池边觅芳草。
雪花日暮忽满城,无乃天欲留君行。
惊飞乱舞不自制,黄雪冥冥直侵地。
水心亭下木兰舟,昨夜分明赋远游。
消息眼前无可问,满天风雨独登楼。
小酌无劳折简催,自分花饵饤玫瑰。
只应免得渊明笑,两岁重阳不举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