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抽还手板把随如,甘向三家村卜居。


晚有绝诗题白下,早为选礼倡黄初。


难从杨子通奇字,却羡祁公学草书。

恬退已邀鸥入社,畸孤羞使鸩为媒。


闻新令尹弹琴治,有远方人负耒来。


雷邑地偏难舞袖,坳堂水浅易胶杯。

夙昔潘郎说孟公,讲闻久矣匪匆匆。


君豪不忝十才子,吾老真成一秃翁。


谢事安能誊妙墨,辍耕犹可和高风。

脯麟炮凤饮鲸吞,肯学寒儒啮菜根。


琴古无阶登舜殿,诗穷作祟客羌村。


可怜书画科俱废,谁谓文章技未尊。

秃翁无物可将行,在野安能致鲁生。


曾伏端门攻鬼质,始知中垒是宗英。


君如丹凤鸣尤伟,彼化黄熊罪尚轻。

不留妄念着胸中,弋者何心更慕鸿。


畴昔直前焚戆草,即今殿后著谈丛。


放言遣兴诗瓢满,野史诛奸笔钺公。

三径荒凉手自开,旋移花竹剪蒿莱。


休休岂不缘迂惰,屑屑何为费往来。


明主只今蒐坠典,故人太半客翘材。

衮衮登瀛更上坡,且容老子钓烟波。


凤麟自合呈祥瑞,凫雁何曾系少多。


时有耦耕人共语,亦无问字客相过。

羞问胡奴乞米炊,君恩朴断老儋祠。


蚤赓殿阁微凉作,晚课田园杂兴诗。


洛下共游无在者,岩头末句欲传谁。

谁道樗翁未苦衰,强扶鹤膝自支持。


无闲心力篆雕赋,下死工夫锻鍊诗。


诸友多迁幽谷木,此郎今借上林枝。

记闻荒落语詹谆,惭愧吾侪肯问津。


未必夜深埋雪者,得如春暮舞雩人。


师扬执戟玄犹白,学卫夫人字逼真。

身如倦翼晚知还,且免群儿谤务观。


官酒灰多宁勿饮,监书字大亦难看。


颂称吉甫宣王美,帖报殷生宰相安。

身如老桐树,拱把至于今。


阅世已焦尾,无人知苦心。


免随薪爨尽,误被斧斤寻。

越艳听谣不厌听,楼船高卧静南溟。


未闻建水窥龙剑,应喜家山接女星。


三捷楷模光典策,一生封爵笑丹青。

匝地歌钟镇海隅,城池鞅掌旧名都。


不知珠履三千外,更许侯嬴寄食无。

后来台席更何人,都护朝天拜近臣。


长笑当时汉卿士,等闲恩泽画麒麟。

鱼龙仙派古来闻,南渡枢臣七世孙。


幸不幸间身且隐,玄之玄处道常尊。


惜闲剩读真书传,入静时思旧户门。

冑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


诗书师法在,簪绂相门传。

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边。

江东阀阅仅相望,二耦才名吾敢当。


久向蜀州输五短,只如京兆数三王。


何山自显人安在,慧地初更姓亦忘。

不为风尘色,吾庐卧自深。


时名双屈指,物态一惊心。


姓字劳波及,文章久陆沈。

莫问援琴意,惟怜执手时。


新诗过草速,疏烛受花迟。


岁月吾初有,乾坤尔自知。

别汝六年强,居然荷芰裳。


虬髯生自赤,鲸力句逾苍。


纳履乌衣巷,呼舟朱雀桁。

春色生烽燧,关山信月轮。


帝乡愁绪外,梁狱上书辰。


社稷缠妖气,生涯脱要津。

台阁频年秉化钧,俱将谟训比丝纶。


鸿逵夙表仪端羽,骊海偏婴颔下鳞。


两诏中兴光日月,千秋顾命见君臣。

江左诸徐不乏贤,菰城接武迪功先。


还惊天上麒麟骨,载睹洲前鹦鹉篇。


拙似君苗思毁砚,老逢钟子重留弦。

屈指归田事事真,可从时态怨沉沦。


天留岁月私黄卷,我自春秋得素臣。


若下但宽赊酒处,沃洲何待卖山人。

怜君落魄走词坛,白帢青鞋紫箨冠。


探得骊珠谁比价,握将牛耳不论官。


流言似与湖山会,失意翻骄天地宽。

才脱青衫便自由,五湖烟雨足渔舟。


居然只字归风雅,别与微权傲胜流。


有酒可无桃叶妓,移家须傍藕花洲。

龙津孤月下城初,荒洞长风拂袖馀。


闽海去时逢荔子,楚江归日到鲈鱼。


浮荣屣脱二千石,旧业珍藏六一书。

秋崖底,云卧欲生苔。
无梦到公台。
有月锄、晓带乌犍去,与烟蓑、夜钓白鱼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