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遗墨持归走僮仆,想见开缄重薰沐。


百年珠玉慨沉埋,袖拂蛛丝光夺目。


遂令短纸一尺余,价压书巢三万轴。

雨初欲乞下俄沛,风不待祈来已薰。


瑞气遥看腾紫帽,丰年行见割黄云。


大商航海蹈万死,远物输官被八垠。

老病逾年卧晋江,耽诗性癖未能降。


园林牢落梅经眼,岁月峥嵘酒满缸。


堂上焚香敬勋德,楼头回首念家乡。

城南风物似西湖,万里归舟入画图。


光洁贮怀便弄水,翠微照眼称提壶。


浦无时节秋尤好,池有精神贵可呼。

装车候明发,蓟城烟露寒。


壮心悲远别,苦节耐微官。


天地重溟尽,江山百粤盘。

苍鹤孤山晓,黄花栗里秋。


一身虽物外,万国尚眉头。


遗老几何在,耆英只么休。

展也万夫特,翛然山泽臞。


朔风空汴泗,春水渺淮湖。


筹驿尹师鲁,诗坛梅圣俞。

十八盘头翠碧函,参差檐栋倚岩崭。


桑根已换如来座,峰顶犹存太白岩。


地有粟泥堪当饭,山无松木独宜杉。

当年时事谁,咄咄赋归与。


同是无枝鹊,危如游釜鱼。


偷生盟世好,访远记山居。

文弊莫如今,独存师古心。


汲深六经海,茹实百家林。


公有传贤笔,私无谀墓金。

江山古四明,独立表平生。


敏处经纶密,癯中气局宏。


鸿毛看势利,虎口见功名。

吾宗家湖曲,虚斋纳天光。


清源泻活水,中有菡萏香。


我欲袖两图,再拜升公堂。

孔门性不闻,学者失其义。


上中下为三,善与恶为二。


邹洛异而同,韩扬同而异。

耳目肺肠,不由我乎,更由乎谁。
也不必君平,不消詹尹,不疑何卜,不卜何疑。
三径归来,一时有见,岂为黄初与义熙。

寂寞山居,喧轰市隐,头头总是玄关。
资明高士,须向定中参。
我把活人手段,杀人刀、慢慢教看。

稻人掌稼存周书,荡以沟洫蓄以潴。


为田一夫顾尚尔,有大于此其亡诸。


所以当时多善岁,黍稌高下无莱污。

客中乍喜暄风回,徐行东郭嘉惟梅。


萧萧千竿缭秀色,粲粲万玉明芳蕤。


海山飞仙堕萼绿,珠珰缟袂令人疑。

鸣珂揽辔玉霄东。
持节散陈红。
子舍已先多士,一鞭同袅春风。

侨寓江城意岂疏,得亲仙李似南舒。


高门带佩昭寰宇,一代勋庸切太虚。


相业自应求的子,老成宜复被亲除。

小山丛薄栖南郭,兰若蔽亏如间错。


竹色低侵几案凉,海云常压波涛恶。


遣愁五字了未有,取醉一樽良可托。

饭了从容人岂知,一江风月入新诗。


登临莫负野望处,更看冷云堆浦时。

百城奔走候车尘,庾节光华婺水滨。


人望朔斋春有脚,家传元祐水无心。


天低日近霜华晓,地僻腊残梅蕊春。

我昔向湘潭,故人贻我别。


珍于锦鲸赠,未数绨袍脱。


温如阳春曦,白似腊天雪。

去家无十里,过岭即他乡。


避地身三到,伤时泪数行。


高檐齐古树,新屋背斜阳。

金精橘子旧传名,仙女峰头记漫生。


十月铅霜凝绛色,千年石乳结玄精。


丹房蜜渍琼脂满,赤颗汤浮火齐明。

客有东归思,维舟向浦桥。


江声翻石面,云气拥岩腰。


怅饮淹泥潦,归程问野樵。

大江西畔米流脂,敛散新陈倚绣衣。


旗展春山千岭暗,霜飞暑路万艘归。


朝家法备农商信,台府官闲案牍稀。

午风和气借春来,雨足黄花越节开。


要识重阳真富贵,弟兄一日历三台。

王觐十五载,归来稀旧交。


我鬓昔已华,今兹固宜凋。


去国甫重五,还家倏登高。

疲驽久倦直明光,风味常思十八娘。


拟请一麾依故旧,得无公道学苏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