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人歌舞乐芳辰,长养恩深第四春。

令下风雷常有信,时来草木岂知仁。

璿玑已正三阶泰,玉琯初知九奏均。

九霄清跸一声雷,万物欣荣意已开。


晓日自随天仗出,春风不待斗杓回。


行看菖叶催耕籍,共喜椒花映寿杯。

风卷云舒合两班,曈曈瑞日映天颜。


观书已获千秋镜,积德长为万岁山。


腊雪未消三务起,壬人不用五兵闲。

凛凛重瞳日月新,四方惊喜识天人。


共知若木初升旦,且种蟠桃莫计春。


请吏黑山归属国,给扶黄发拜严宸。

霜霏碧瓦尚生烟,日泛彤庭已集仙。


霭霭四门多吉士,熙熙万国屡丰年。


高秋爽气明宫殿,元祐和声入管弦。

三朝遗老九门前,又见承平大有年。


文母忧勤初化俗,曾孙仁孝已通天。


史书元祐三千牍,乐奏坤成第一篇。

十岁小小儿,能歌得朝天。


六十孤老人,能诗独临川。


去年西京寺,众伶集讲筵。

文皇在御升平日,上苑宸游驾频出。
仗中乐部五千人,能唱新声谁第一?


燕国佳人号顺时,姿容歌舞总能奇。
中官奉旨时宣唤,立马门前催画眉。

渭城歌罢独凄然,不及新声世共怜。


今日岐王宾客尽,江南谁识李龟年。

小拂乾红袖,新声十四弦。


不知头已白,犹唱想夫怜。

凝碧旧池头,一听管弦凄切。
多少梨园声在,总不堪华发。


杏花无处避春愁,也傍野烟发。

铿金戛玉。
弹就神仙曲。
铁拨鹍弦清更熟。
敦牂开岁斗回杓,共庆元正视朔朝。
仗下法官陈禹会,宴开平乐奏虞韶。
北邦肤使星持节,近侍词臣颂献椒。
赤龙应世季冬初,上八开祥霓绕枢。
金石宣和韶九奏,乾坤荐寿岳三呼。
善邻两使星轺集,拱极千官蕊绶趋。
首秋初望敛阶蓂,侍宴千官拱大庭。
法部重翻慈寿曲,译场初上贝多经。
宝邻双节遥驰传,玉塞重关尽撤扃。
一去湘江散酒徒,重开蛮馆夜呼卢。
休怜前席心飞动,且问当年兴有无。
老去梨园犹黑发,春来桃树更玄都。
彩仗含风缥缈间,神孙当宁燕千官。
太阴入梦祥初发,中岳闻呼老更难。
诸夏丰年生诏令,两仪和气入吹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