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生可是爱吾庐,来往邻庵几闰馀。


柏下竟开千岁室,竹间犹插万签书。


悲凉共识临风处,游戏谁知落笔初。

赵侯款我城南屋,堂上高悬画一幅。
是时六月凉飙生,万个琅玕照新筑。
衣冠不类河朔豪,船舫曾非剡溪曲。
夜宿华严堂,晨探吕公洞。
悬梯喷飞雪,流泉伏螮蝀。
星流坠幽壑,俯视势若动。
朝来舴艋渡江沱,翘首辰州路尚赊。
送雨溪云千骑合,舞风江柳几株斜。
时时望阙心何壮,处处看山眼欲花。
寂寂先人宅,煌煌太史铭。
飞霜中夜白,宿草隔年青。
未试干时策,空传相地经。
岂有儒生怀侠骨,几闻草野报皇恩。
壮君独抱匡时志,令我思招入海魂。
养士郇厨传食谱,娱亲莱采舞梨园。
一船书画归何处,三凤家风说至今。
当日典型犹在望,前朝乔木已成阴。
筱云旧第经过熟,芸阁遗编奖许深。
世臣本非乔木,故笏真是甘棠。
奕叶钧枢翰墨,宝章何愧诸王。
华夷今代壹,畿甸上京遥。
游豫循常度,恬熙属累朝。
六飞龙夹日,独角豸昂霄。
寒尽东风破晓阴,真人遗像俨如临。
山中霞熟千年酝,海上莲开七朵金。
朔地兴王资化力,钧天朝帝动仙音。
二十年前去草堂,山堂积岁亦成荒。
白头弟子今何说,可与言诗已足伤。
闲来竹石写幽襟,不独工诗意可寻。
投分自然孤孽好,去藏何止往回深。
寄题北信经三载,客倦南归始一吟。
搏桑亭亭尘帖帖,三山曲连屏样叠。
冯夷窃得鲛人绡,巧裁六花不用刀。
琼芳搅空夜迷影,神挟刚风去俄顷。
达人遗世网,心与元化冥。
高居养灵和,土石被华精。
英英庭下草,罗骈不知名。
谷口归来未及耕,春风又送趣装行。
应知经术怀匡济,不许山林避姓名。
此日仙舟真惜别,何年诗社更寻盟。
天上图书聚大罗,臣家缉颂首猗那。
欲知圣藻超唐宋,不屑长笺斗颖波。
一骑送诗烦唱和,十年佚老自婆娑。
无复同生应共死,人间化石心坚。
灵车那肯驻重泉。
遗诗悲绝命,慧业并生天。
往来曾看瑞竹图,君家盛事传里闾。
阿翁抱孙宴宾客,祝词尽夸鸾凤雏。
今日重看瑞竹记,旧家文物君能继。
青青首阳薇,皎皎孤竹子。
求仁亦何怨,清风千万祀。
昌黎述玄圣,雄文剧颂美。
笔端跳虎挐龙,当今谁似张夫子。
诗肠九曲,文心万窍,并堪垂世。
减字偷声,惊才绝艳,吾尤观止。
康熙鸿儒传者几,卓荦二万毛胡朱。
词科布衣数己未,萧山秀水夹江居。
颇闻漆书讼今古,桁头佚字疑有无。
怀旧犹褒八载勤,立言得力论韩文。
当年仁庙昌朱学,薪火鳘峰一席分。
家法尊师裕圣功,十朝全盛数乾隆。
微臣耄及丁阳九,书屋曾窥旧补桐。
芳塘看逾好。
绿遍依前草。
而今梦断云窗渺。
孤竹身为百世师,范公手染退之辞。
不知青社挥毫日,得似天章论道时。
翰墨尝托文章传,文章益重节义全。
使无节义照今古,文章翰墨空婵娟。
特立独行不顾众,万世标准权亦用。
宸心寄宸翰,天语授天官。
际遇升腾易,怀思补报难。
祥云横碧落,彩凤出金銮。
文正千年士,精忠凛不亡。
勋名山岳重,翰墨日星光。
乔木参天古,幽兰叠砌芳。
高结浮图控上流,金银佳气可全收。
八窗笼月三千界,一柱擎天亿万秋。
运起昌黎山斗望,人从岭海凤皇游。
图就严亲清健容,薇花夜月两溶溶。
应怜母氏留长恨,故遣丹青觅旧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