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寓赏本殊致,意幽非我情。


吾常有流浅,外物无重轻。


各言艺幽深,彼美香素茎。

初侯一亩宫,风雨到卧席。


前日筑短垣,昨日始封植。


平生岁寒心,乐见岁寒色。

团团绿桂丛,本自幽岩得。


惠好知不忘,青葱宁改色。


香生莲幕间,花白萱堂侧。

徐公精笔老生神,石刻犹能妙夺真。


几为通书翻丧宝,愈令好事惜传人。


锋铓半折犹能健,圭璧微瑕自足珍。

小草偷微生,崛强沮洳间。


托根倘失所,憔悴无好颜。


嗟哉一大地,宁无尺寸闲。

正色干严候,殊姿破暮寒。


名均梅自妒,节晚竹同看。


岁月阳回易,冰霜尔立难。

节过诸芳尽,冬深尔独妍。


那知冰雪候,复敞菊花筵。


蕊冻黄逾嫩,枝疏绿更鲜。

一寸芳心卷却春,竹枝遗响落图新。


潮州客子来何暮,还对芭蕉索楚人。

珠帘不卷。
燕子归来晚。
惟有幽花长作伴。
曾祀梁州色未工,移为窗下接谈丛。
司晨既已惭嘉号,斗月犹能散舞氃。
幸比灵芝于我小,竟夸梅瓣不能红。
御衣黄淡名先贵,襭子红多格已尘。
归去欲为图画看,却嗟无似赵昌人。
数枝分得广陵春,行李相看意亦亲。
风急吹香浑似旧,露浓染色更争新。
退之昔为石鼓歌,子瞻亦尝咏石鼓。
我从江右游京师,眼见石鼓心欲舞。
周室中兴流彘馀,尽复苍姬旧疆土。
翰林清兴满江乡,尤忆梅花趁腊芳。
已写幽屏外桃李,更摅藻思压班扬。
自期造化加先意,岂待婵娟借末光。
溟蒙烟雨自清娱,木榻苍然客梦孤。
人我是非云栩栩,古今消息月瞿瞿。
他乡声气杯无恙,此日寒暄菊与俱。
露引藤须蔓,云分叶掌垂。
碧光流小簟,寒色上疏篱。
得月偏宜晚,开花不厌迟。
把酒临池共赏莲,主宾尽美更谁先。
东朝少保人中杰,南省司空天下贤。
十丈漫劳夸玉井,双头不用数天泉。
中台台下石池莲,偏得纯阳气脉先。
开出好花香十里,留为清赏集群贤。
风摇翠盖斜擎露,水护红幢细引泉。
万里文姬去国时,秋霜也到岁寒枝。
归来满面黄尘暗,恐入西风马上诗。
陈国君臣醉宴时,可怜璧月照琼枝。
蔷薇露湿仙裳重,笑殢君王索好诗。
蕊细抛珠,叶低减翠,海山来路迢迢。
峭帆风紧,仙袂不禁飘。
漫怨璚姿瘦损,还留恋、帘角墙腰。
紫薇花发绕吾庐,艳雪晴云拥上车。
将去宛如新嫁女,到时应识旧中书。
前身或者丝纶阁,夜梦因之水竹居。
西风庭院一巡行,绀碧丹黄刺眼明。
映日争看朱帻耀,乞阴会待绿章成。
化工好事饶秋景,丛艳撩人步晚晴。
秋风雕鹗刷天涯,有底男儿只恋家。
病后暂收文字眼,焚香清坐看黄花。
碧玉枝头玉露漙,风霜晚节要人看。
生香正色殷勤意,肯入冬窝共岁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