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朝三百年间事,付与承明著作廷。
世与人相待,名兼位以传。
各留心画在,未觉事功偏。
呜呼哀哉!公之生于世,六十有六年。
民有父母,国有蓍龟,斯文有传,学者有师,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
譬如大川乔岳,不见其运动,而功利之及于物者,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。
维元祐六年,岁次辛未,九月丙戊朔,从表侄具位苏轼,谨以清酌肴果之奠,昭告于故太师衮国文忠公安康郡夫人之灵。
呜呼!
轼自龆龀,以学为嬉。
童子何知,谓公我师。
夫事有人力之可致,犹不可期,况乎天理之溟漠,又安可得而推!
惟公生有闻于当时,死有传于后世,苟能如此足矣,而亦又何悲!如公器质之深厚,智识之高远,而辅学术之精微,故充于文章,见于议论,豪健俊伟,怪巧瑰琦。
其积于中者,浩如江河之停蓄;其发于外者,烂如日月之光辉。
其清音幽韵,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;其雄辞闳辩,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。
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。
何曾动声色,一笑付权衡。
临绝缘忧国,平生不近名。
柏府公峨豸,荆溪我把麾。
闻风无半面,折简两相知。
偕掾胶投漆,分襟云与泥。
孝庙深知己,今皇正宰官。
一言能定国,二圣得重欢。
立节山相似,容人海未宽。
好礼忘耆老,持家历盛衰。
谨严终致一,贫富各从宜。
晚岁仍闻道,临终竟不疑。
先生才盖世,家事少经心。
流落初相偶,委蛇志益深。
功名入图史,文字刻璆琳。
密雪当残腊,冲风到荜门。
洒窗惊纸湿,入竹觉声繁。
天阔飘无界,城高积有痕。
鲁史书平尺,王春喜可占。
弄寒初照砌,逐吹旋萦帘。
水远还迷望,山高遂失尖。
四字丹书亦偶然,石唐未必是真仙。
无人解得潮州意,也复留衣与大颠。
道路胼劳百祟侵,真成衔木一精禽。
经筵自昔因人重,晚遇何期与恨深。
书札长缄千点泪,斗罍无复十分斟。
早岁名高有悔辞,中年怀抱太凄其。
酒酣小杜凌云气,春去冬郎绝代诗。
莲墓松风魂绕处,桥山雪夜泪枯时。
快敌投荒万里尘,炎凉谁问荷戈人。
住山不遂乖崖愿,货畚难同景略邻。
星斗南时悽属纩,金田事起孰移薪。
瞻拜思初地,天泉到此时。
谁承江汉学,相望柳堂祠。
遣祭昭先见,宣哀惜憗遗。
命系三纲重,褒逾九锡荣。
易名孚异口,恒性动蚩氓。
鹃拜伤臣甫,鸾讹痛屈平。
先帝幽忧极,攀酬有一臣。
心枯廿年事,史见十分人。
遗孽图仍蔓,崇冈植已新。
雪意不肯休,垂垂阁云端。
馀暖蒸衣裘,势作堕指寒。
咫尺糟丘即洞天,狂歌一一总通禅。
无生不使神仙得,却老休将服食传。
双岳乍分空雨外,二江长合乱云边。
袈裟身似岁寒松,白首栖闲祗鹤峰。
蝉已无心长不食,龙犹有角更多聪。
槎江水抱城阴曲,象岭云含塔影重。
江山故宅一丹丘,手泽萧森古木秋。
放逐若非同澧浦,文章争得老罗浮。
虹桥已为灵妃作,玉带还因老宿留。
仓卒挥乌合,全凭朝气雄。
鬼神机一泄,风雨势成空。
淝水繇天幸,祁山属运终。
元老按雕戈,楼船沸海波。
千人驱市井,一战殉山河。
县目东门去,骑箕北极过。
奎章阁下掌丝纶,清浅蓬莱又几春。
三十六宫秋寂寂,金盘露冷泣仙人。
雷雹班驳。
八百年来谈柄握。
散发桄榔。
敢言有志成慈母,逮罪何期及故人。
黄阁十年终卖王,瘴烟万里合投身。
飞桥预快登山足,坏塔遥增吊古情。
陈迹几年惊梦幻,清文随处振英茎。
阶除流水过,井甃白云虚。
遗迹今何似,清心只自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