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水波文袄造新成,绫软绵匀温复轻。


晨兴好拥向阳坐,晚出宜披蹋雪行。


鹤氅毳疏无实事,木棉花冷得虚名。

桂布白似雪,吴绵软于云。


布重绵且厚,为裘有馀温。


朝拥坐至暮,夜覆眠达晨。

良工刀尺制黄絁,天遣家居乐圣时。


著上朱门应不称,裁成乌帽恰相宜。


客撑小艇招垂钓,僧扫虚窗约对棋。

栟榈冠子轻宜发,綀布单衣爽辟尘。


纵不能诗亦堪画,年馀八十水云身。

浅醉微吟独倚阑,轻云淡月不多寒。


悠然顾影成清啸,新制栟榈二寸冠。

梅花一寄起相思,闻向江湖学采芝。


吴市尚留仙尉迹,青门何限故侯悲!


鸿冥岂为飞扬倦,骢瘦还应行步奇。


独怪槎来十二载,只传柱下五千辞。

海峤玄云入岁除,远从苕水下双鱼。


少微惨淡愁无奈,中散萧疏调有余。


仙舄不妨神武外,法冠何似惠文初!


鉴湖珠树今何在?


黄鹤摩天未卜居。

每惜蛛丝十指萦,琴囊借得自琼琼。


外铺古锦鸳鸯厚,中衬文绫蛱蝶轻。


凤尾稍宽愁更剪,螺纹微损恨难成。

近水知有龙,近山知有虎。
我住白鹅潭,自称老渔父。


问我何所见,问我何所睹。

紫玉新裁恰过肩,斑斑四面带湘烟。


病躯藉尔能扶直,巧手烦渠莫削圆。


世事固知方则止,时人应道曲能全。

玩弄轻舟学水仙,雨馀波影更澄鲜。


盈盈人坐池中练,队队鱼行镜里天。


翠幕迎风穿柳线,玉壶沽酒倩荷钱。

帐底梅花度暗香,炎天霜雪午生凉。


初唏短发风敲竹,半卷疏帘月到床。


度岭寄来人更远,罗浮归去梦偏长。

雕章琢句茂家声,如阅龙跳读快晴。
秀韵凌虚天外立,春熙及物坐中生。
只应翳凤游八极,但觉仪韶闻九成。
六十一回经岁寒,狐裘初试向长安。
南人不识千金价,北地尤珍一腋看。
白盗己非前辙远,紫貂虽好策勋难。
参差玉树会鸣珂,辟咡登临乐事多。
白练影光分彩笔,绿畴云起濯新禾。
早随学礼谈廊庙,时亦寻僧到薜萝。
琵琶洲接海潮湾,东望烟花惨客颜。
蟹舍倾斜迷日月,军书旁午阻云山。
静看鸥鹭皆忘水,暗惜风尘忆闭关。
处处春光叹寂寥,无情空自长寒潮。
负锄瓜下栽姜种,拾栗铛中煮芋苗。
梦似江淹原有笔,词如扬子不须嘲。
无因乞食见高幡,村落萧条动世尊。
偶策竹筇趋客舍,倒迎草履失山门。
莺啼绿树声初滑,兴引红云日未昏。
归舟一路起寒鸦,蜡屐闻香已印花。
粤峤云林原卤莽,南中词赋本豪华。
接篱斜见山公酒,木碗深知北院茶。
城头遮日日偏寒,一尺蒲团万顷宽。
僧入定时忘宠辱,客来云际见芝兰。
秋荷香老堪为纫,翠柏苗枯可当飧。
跳跃双丸射海涛,鸱夷真否有三高。
人间苦乐迷黄鹄,水国旌旗插白艚。
避世逢萌过雁塞,思秋张翰泛渔舠。
近水孤村尚种茭,岂知戎马已生郊。
流离人似亡家狗,拥肿僧如大腹匏。
索食何门容踯躅,吞声是处见喧呶。
五石樽成系水边,暂供游兴乐初禅。
寺当烟雨长无地,路入松楸忽有天。
可爱身坚常对坐,何如耳热或欹眠。
三春未得晴明候,此日初开江上云。
南浦烽烟悽未断,西樵山色尽平分。
呕哑尚觉渔能乐,潇洒应知鹤不群。
此牌休道阅人多,兄弟悬来得几何。
竞爽衣冠夸浙水,承恩先后上鸾坡。
我惭白雪歌难续,君爱青毡手重摩。
飞遁何妨服好奇,儒冠只自信天时。
嵯峨合上朱明洞,酣醉浑空白接篱。
日下朝元宾戴胜,泽中逢霸笑委蛇。
五载兴贤日月疏,间关多是老闲居。
朝廷远虑淹才敝,郡国新颁间岁书。
士子将期贺空谷,诗人当复兴嘉鱼。
倭制衣冠短发裁,喜欢生面一朝开。
一别一千日,一日十二忆。
苦心无闲时,今夕见玉色。
玉色复何异,弘明含群德。
谁言世路崎,轻车漫复试。
东出寅宾门,呼叱皆平地。
况复聚群英,兼之集昆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