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身是江湖不系船,雨馀随处一翛然。


浮云尽敛出青嶂,孤月徐升行碧天。


收网渔歌移别浦,隔城塔影落前川。

酾水投过日,佳思生襟裳。


缅怀江上笛,相游共胡床。


星月弄疏明,草木来远香。

行行古城头,历览古城下。


水鸟傍人烟,河流隔桑柘。


秋山豁晴翠,野老亲时稼。

北望直百里,峨峨千仞青。


断虹迎日尽,飞雨带龙腥。


阴壑烟云畜,阳崖草木灵。

秋色与秋声,萧然满洛城。


未霜林叶赤,新雨野风清。


水气侵肌冷,岚光刮眼明。

园门几日断行踪,新霁欣然路小通。


晚萼有情开宿雨,长林尽日舞高风。


后皇佳植宁无橘,鸾凤求栖亦有桐。

斋舫谈经后,官池载酒行。


斜阳鸟外落,新月树端生。


清漾思江浦,夷犹绕郡城。

老来窗几漫尘埃,谁与潘郎点漆煤。


一字法门书不得,又撩风月作诗媒。

小园秋霁胜春晖,雨过林端叶未稀。


红锦芙蓉应万萼,雪衣蝴蝶忽双飞。


刀耕旧业聊从俗,瓮汲馀生永息机。

步辇从容雨后临,湖亭景物可追寻。


幽花戏蝶红芳晚,密藻潜鳞碧涨深。


寥泬天光增远趣,潺湲涧水静尘心。

看图忆得住山阿,茅屋深深隐薜萝。


风雨过来啼鸟静,白云更比绿云多。

原野新晴绿,乾坤一望遥。


断烟依碧水,列岫上青霄。


鱼鸟从相得,濠梁谁见招。

门外黄尘有底忙,主人高卧兴何长。


春风竹树箫笙转,雨足轩窗笑语凉。


耳热漫思官里事,眼明犹识醉时妆。

霁望天如洗,山川一片新。


清江遥影阁,凉气自侵人。


火宅寰中地,冰壶世外身。

朝日出松际,幽禽语窗间。


盥栉事从缓,行坐意弥闲。


方沼水新绿,曲栏苔旧斑。

江城鸣鼓晓迎春,霁日和风应候新。


苍帝早矜时令正,紫微元握斗枢均。


梅花弄粉相将出,柳眼舒青太剧真。

久雨新霁如发蒙,嫩月出海来屋东。


开轩静听百虫语,清光入沼翻帘栊。


白日劳劳生万事,不如淡月含冥蒙。

渺然清兴忆江湖,缚住此心安破庐。


新绿池塘鱼散子,落红园径鸟将雏。


青梅成后少佳果,苦荬出来无好蔬。

衰翁病起头初裹,拄杖穿林探笋生。


悄悄菰蒲看鸟下,疏疏杨柳见人行。


一春长雨花全瘦,半日佳晴蝶便轻。

山县绕古堞,悠悠快登望。
雨馀秋天高,目尽无隐状。
绵连滍川回,杳渺鸦路深。
新霁葛衫轻,闲吟步庭砌。
松轩昼忽阴,冉冉流云至。
一雨喜还晴,晓山青复青。
乔松清老眼,啼鸟悦幽情。
与客评诗卷,看僧诵佛经。
人与寒林共瘦,山和老眼俱青。
琤然一叶不须惊。
叶本无心入听。
昨夜风雨声,今朝鸟弄晴。
光阴殊变态,天地本清明。
世事观新火,年华怯冷饧。
东风日夜催花发,花满溪南路不分。
三月黧黄成鼓吹,四山金翠扫烟云。
题诗尚忆维摩室,酌酒重登帝子坟。
晚天未霁烟张雾,浮埃蔽空云擘絮。
西山远挂月一眉,澹澹寒辉生绮户。
须臾仰视天中央,清飙震拂银河光。
天都夐出诸峰上,曙色岚开逸兴催。
半壁暗泉吹冷雨,悬崖飞瀑吼晴雷。
白云缥缈仙乡远,碧落高寒俗驾回。
迢递思吾子,春晴坐绛纱。
回风凄径竹,积雨滞林花。
落日过仙院,吹笙隔紫霞。
恰匝松篁引树凉,玲珑窗户纳晴光。
曲檐乍挂游丝细,斜隙初看野马忙。
紫藓绿苔行处滑,碧苞丹实酒边香。
潇洒林亭近翠微,雨馀斜日送清晖。
茶香细细苍烟起,树影离离翠羽飞。
林下无人敲竹户,水边有客制荷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