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风寂寂夜寥寥,一望苍苔雪影遥。


何处幽香飞几片,只宜月色带花飘。

帘卷窗穿户不扃,隙尘风叶任纵横。


幽人睡足谁呼觉,攲枕床前有月明。

冈陵来势远,幽处更依山。


一片湖景内,千家市井间。

六秩行当启,区中缘更疏。


不贪为我宝,安步当君车。


故国多乔木,先人有敝庐。

引手攀红樱,红樱落如线。


仰首看红日,红日走如箭。


年光与时景,顷刻互衰变。

烟般往事梦中休,绕梁芳踪难去留。


君言相思一样苦,妾叹离散两般愁。



意到浓时怎忍舍,情到深处无怨尤。

夜长偏冷添被儿。


枕头儿、移了又移。


我自是笑别人底,却元来、当局者迷。

阑干四面山无数。


供望眼,朝与暮。


好风催雨过山来,吹尽一帘烦暑。
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
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


金蟾啮锁烧香入,玉虎牵丝汲井回。


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

来是空言去绝踪,月斜楼上五更钟。


梦为远别啼难唤,书被催成墨未浓。


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
重帷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。


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。


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。

凤尾香罗薄几重,碧文圆顶夜深缝。


扇裁月魄羞难掩,车走雷声语未通。


曾是寂寥金烬暗,断无消息石榴红。

照梁初有情,出水旧知名。


裙衩芙蓉小,钗茸翡翠轻。


锦长书郑重,眉细恨分明。

【其一】


八岁偷照镜,长眉已能画。


十岁去踏青,芙蓉作裙衩。


十二学弹筝,银甲不曾卸。

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。


东家老女嫁不售,白日当天三月半。


溧阳公主年十四,清明暖后同墙看。

万里风波一叶舟,忆归初罢更夷犹。


碧江地没元相引,黄鹤沙边亦少留。


益德冤魂终报主,阿童高义镇横秋。

近知名阿侯,住处小江流。


腰细不胜舞,眉长惟是愁。


黄金堪作屋,何不作重楼。

紫府仙人号宝灯,云浆未饮结成冰。


如何雪月交光夜,更在瑶台十二层。

闻道阊门萼绿华,昔年相望抵天涯。


岂知一夜秦楼客,偷看吴王苑内花。

白道萦回入暮霞,斑骓嘶断七香车。


春风自共何人笑,枉破阳城十万家。

含情春晼晚,暂见夜阑干。


楼响将登怯,帘烘欲过难。


多羞钗上燕,真愧镜中鸾。
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
雨打芭蕉叶带愁,心同新月向人羞。


馨兰意望香嗟短,迷雾遥看梦也留。


行远孤帆飘万里,身临乱世怅千秋。

画阁无人昼漏稀,离悰病思两依依。


钗梁双燕春先到,筝柱羁鸿暖不归。


迎得紫姑占近信,裁成白纻寄征衣。

珠鞲玉指擘箜篌,谁记山南秉烛游。


结绮诗成江令醉,橐泉梦断沈郎愁。


天涯落日孤鸿没,镜里流年两鬓秋。

金鞭朱弹忆春游,万里桥东罨画楼。


梦倩晓风吹不去,书凭春雁寄无由。


镜中颜鬓今如此,幕下朋俦好在不。

碧玉当年未破瓜,学成歌舞入侯家。


如今憔悴蓬窗里,飞上青天妒落花。

出茧修眉淡薄妆,丁东环佩立西厢。


人间浪作新秋感,银阙琼楼夜夜凉。

半醉凌风过月旁,水精宫殿桂花香。


素娥定赴瑶池宴,侍女皆骑白凤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