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桃花源上避秦人,岂料渔舟见此身。


胡虏杀人掊玉帛,简编破椟委泥尘。


谁施骨肉死生惠,只有皇天后土仁。

摇落龙山夕照空,衣冠高会凤城东。
从渠海内风流盛,输我尊前笑语同。
几处黄花如故里,他年绿野感秋蓬。
宦海浮沉六十春,归来故里等闲身。
两重黑海风涛恶,一辈青年日月新。
乘兴聊穿灵运屐,科头且脱惠文巾。
登楼把酒面孱颜,富贵功名了不关。
千古池台悲帝子,一时宾幕陋龙山。
影沈寒水雁声断,香抱秋花蝶意闲。
憭慄霜华六幕空,丹萸成佩菊芬丛。
香浮彭泽仙巾酒,影落龙山宴帽风。
诗笔娱情真泣豆,舞腰回节更惊鸿。
南游曾去海南涯,此去游人不易归。
白日雾昏张夜烛,穷冬气暖着春衣。
溪荒毒鸟随船啅,洞黑冤蛇出树飞。
冰雪生香飘翠襟,岁寒同结弟兄心。
谁知落落苍髯叟,尤与此君交谊深。
祗天大礼三先甲,罄地精诚七阅辰。
正廑殷忧连下土,转思至德合穹旻。
望灵夙戒勤将享,奉贽亲临毖祀禋。
南去滁阳日未西,四山环耸碧天低。
溪浮荇带牵鱼尾,风落榆钱衬马蹄。
社后已看玄鸟至,春深时听杜鹃啼。
穷日牵尘鞅,因耽别业幽。
园林开绿野,台榭俯清流。
落叶飞还舞,闲云去复留。
风雨年时政不佳,山翁无酒向谁赊。
又还九日看黄菊,却喜晴天映碧纱。
有底尊前悲节物,只应醉里送生涯。
曳杖携壶意颇长,了无风雨破重阳。
团栾饤座橙方绿,蓓蕾扶篱菊未黄。
醉里茱萸须遍插,尊前鸿雁政成行。
扶杖坡头日几回,半醒半醉为花来。
只愁秋老风吹尽,更向风前把一杯。
范相南园五百秋,重来访古转多愁。
啼乌树老台空在,饮马池荒水不流。
芹泮好从多士乐,桂丛谁赋小山幽。
步履巉岩若跨鳌,望中诗兴与秋高。
西山拄笏东山屐,右手持杯左手螯。
返照入湖明塔影,断云将雨过林皋。
江干奇石润如玉,卓立天然一碧峰。
幽窦直疑清涧落,秀峦先见翠云重。
女蜗自炼功犹浅,米老相看兴颇浓。
锦石青红似画中,每因幽玩一开篷。
三生依旧精魂在,二妙于今嗜好同。
玉杖未裁秋带雨,画船暂住夜腾虹。
金函封诏降殊方,共仰怀柔轶汉唐。
万里清风驰使节,九霄春雨下蛮荒。
天低铜柱蛟云黑,路转珠崖蚌月光。
列岫开平野,修墙隐密林。
暗泉闻雨响,寒日觉冬深。
眼底孤村近,云边小树侵。
堤柳风前影瘦,池荷雨后香残。
高秋物色已阑珊。
落日孤烟微暗。
披衣向晓行,鞭急马蹄轻。
击毂长亭去,照鞍旭日升。
遍皆霜草色,独有岸松青。
人与沙头雁,南飞共此程。
捷凌初起势,喜和欲归声。
雪落单于垒,秋生上谷城。
我昔道豳陟彼岨,嵌空岩石疑世无。
晚来海股观奇胜,自笑坐井真瞀儒。
后娲百鍊太古雪,点缀裸壤峰峰殊。
天心应喜一阳来,万里寒阴晓自开。
消息早传从嶰竹,发生先合到江梅。
遥瞻双阙呈云瑞,正想三宫舞寿杯。
去国秋深转渺茫,西风摇曳白云乡。
霜林抹雨山含翠,茅屋编篱菊绽黄。
闾左追呼闻调募,畴西晚馌急输将。
并水轩窗宜夏居,夜凉如水似秋初。
科头枕石卧明月,仰面迎风看太虚。
藏山竹简头堪白,海上桃生不记年。
节日祯祥虽偶似,科名宦达总输先。
成书谩付将来世,有后应观已定天。
玉历颁新律,凝阴发一阳。
轮辉犹惜短,圭影此偏长。
晷度经南斗,流晶尽北堂。
冲寒理游屐,入径破苔行。
岚气纷纭上,花香断续生。
沙平鸥乱立,树冷鸟无声。
二月黄鹂枝上啼,桃花流出武陵溪。
仙源此去无多路,独自寻芳信马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