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年重阳不可说,南城夜半千沤发。


水穿城下作雷鸣,泥满城头飞雨滑。


黄花白酒无人问,日暮归来洗靴袜。

菊盏萸囊自古传,长房宁复是臞仙。


应从汉武横汾日,数到刘公戏马年。


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

不但行吟又卧披,掩编因有感于斯。


竞为蛙蚓号鸣态,乌睹龙鸾夭矫姿。


损挹嫌人称大好,琢磨容我指微疵。

西花虽未谢,二菊又初芳。


鬓云徒云白,腰金未是黄。


曙花淩露彩,宵艳射星芒。

正色干严候,殊姿破暮寒。


名均梅自妒,节晚竹同看。


岁月阳回易,冰霜尔立难。

节过诸芳尽,冬深尔独妍。


那知冰雪候,复敞菊花筵。


蕊冻黄逾嫩,枝疏绿更鲜。

黄花遇九日,风雨不逢花。


水涌石梁断,溪吞山郭斜。


将军午宴客,欲醉忽闻笳。

骚肠溢沥向残微,龙笋传声有扰依。


收拾精灵出灯底,旁嗔冤魄挟之飞。

白傅堤头峰岫微,过楼雁影与依依。


十年盼到寻诗脚,只跨浮屠看雪飞。

行李萧萧易水寒,不因题赋到长安。


魂摇蓟阙千门树,兴入湘台九畹兰。


击筑风云晨肮脏,抽毫星斗夜阑干。

秋水莹精神。
靖节先生太逼真。
谈麈生风霏玉屑,津津。

惆怅登高酒数巡,南来孤雁带边尘。


秋深烽火传榆塞,天远江湖泣朽人。


万里未酬鸣剑志,百年空老据鞍身。

故国乌头白,太空鸡子黄。


蒲茸千顷麦,筠粉万株桑。


错莫昏花眼,朦胧尘土肠。

秋堂菊蕊艳新醅,红白扶疏照浅杯。


数室喜同韦曲里,诸公况是洛阳才。


谁怜令节虚前赏,可少孤芳殿后开。

风力催云雪,比邻往复还。


穿林踏黄叶,沿涧看青山。


共饭因而款,煎茶益以闲。

山空吹雪意,草树晚天寒。


烟抹忽收起,风行时坐看。


鸡声村店远,雁落市桥宽。

闲得琴尊胜,寻诗约俊游。


欲穷山下寺,旋买水边舟。


谁悟牵黄犬,自应盟白鸥。

山居涉长日,散发不容簪。


酒熟床头漉,诗成枕上吟。


移花常待雨,种树稍成阴。

景行自是百年心,我亦逢君语便深。


客去共听秋夜雨,坐来独怯暮天砧。


文章价在何时定,山水情多逐处寻。

雨为留人作意长,尊前吟思正飞扬。


先生百中真常事,博士高歌岂大狂。


银烛有花如献捷,玉堂无地不生香。

斗酒何期一笑欢,孤城莽莽万枫丹。


阁前山送岷峨色,竹下江通汴泗寒。


白雁不传南国字,黄花还共逐臣看。

游子还家正三月,更逢三日泪沾裳。
半山半海客行苦,欲雨欲晴花信忙。
岐路春阴已转眼,故园往事空回肠。
青旗彩仗簇江梅,有客停舟共举杯。
末路完名能自保,老臣傲骨不堪摧。
弹冠昔为酬恩出,当局今怜袖手回。
九日登州路,西风暴作威。
黄桑犹半在,白雪已交飞。
惯见邦人眼,难当旅客衣。
菊觞萸豆有佳期,客里逢迎慰所思。
不是参军招不赴,病来乌帽未胜吹。
黄州九日系扁舟,何处登高散客愁。
萸菊漫怀荆楚客,风烟犹阻洞庭秋。
飘萧短发欺乌帽,烂漫清尊对白鸥。
红树青林满旧矶,风光闲探石桥西。
羞看白发逢秋短,敢妄浮云阅世低。
野服不妨荷芰缉,锦囊应为茝兰携。
番风吹到,便苍松翠竹,都含春色。
月上初三弓势峭,挂向高芬寒壁。
把酒人来,读书客去,此地嗟今昔。
有道襟怀鬓不华,笑谭物物总春花。
挥毫要使钟张避,出句应知屈宋衙。
今日相逢萍聚水,明朝各是客乘楂。
乾坤变化造万物,十有一月生黄钟。
黄钟资养太和气,上贤禀受为三公。
至音铿锵仪凤凰,播在简册成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