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。

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
故事修春禊,新宫展豫游。


明君移凤辇,太子出龙楼。


赋掩陈王作,杯如洛水流。

龙沙豫章北,九日挂帆过。


风俗因时见,湖山发兴多。


客中谁送酒,棹里自成歌。

江山盘踞千年地,风雨崔嵬百尺台。


摇落霜林秋籁发,参差云堞晓光开。


四愁多阻张衡望,九辨堪兴宋玉哀。

晴晓国门通,都门蔼将发。


纷纷洛阳道,南望伊川阙。


衍漾乘和风,清明送芬月。

远信来时岭峤春,浮家已在浙江滨。


更传赣水方虞寇,须向闽山与问津。


万里归来寻乐土,千岩好去作闲人。

川途奔走四回春,海上经年与死滨。


子美自怜常作客,长沮应笑是知津。


艰危至死无千古,忧患如吾岂两人。

东君又换一年春,迎我来从瘴海滨。


已觉山川有佳气,更询道路得通津。


欲寻勾漏丹砂令,与访罗浮紫府人。

黄花欲落晓霜浓,极目秦川一望中。


节物还如去年好,欢游不与故人同。


接䍦自恣风前落,羽檄宁妨席上通。

三月三日春气足,春浮海外无拘束。
千舻百苇载春流,春山春水为谁绿。


自居涯角四经春,满怀春事畴堪属。

帘外寒江千里色,林中樽酒七人期。


宁知腊日龙沙会,却胜重阳落帽时。

龙沙重九会,千骑驻旌旗。


水木秋光净,丝桐雅奏迟。


烟芜敛暝色,霜菊发寒姿。

佳节过天中,和风吹水面。
弦歌盈乐土,花径开芳甸。


东官芳甸湛清华,锦作晴川玉作砂。

山光潭影别多年,胜会回看黯自怜。


岁月驱人随峡水,管弦留客醉江天。


双龙冲雨犹交斗,一鸟依沙只独眠。

归客炱恢侯,都人游冶场。


繇来看竞渡,是处比浮湘。


水曲鱼龙戏,风前缯彩香。

使君千骑踏清秋,乞与他年说胜游。


自有名山无此客,痛湔遗臭为吾州。


野人已毕三时务,老子聊宽一日愁。

乍苔润。
便客展、双双痕印。
榜门树阴添晕。

苑西桥畔古祗林,满院松杉昼郁森。


山色平连三殿影,湖光曲抱五城阴。


尊前细雨飘仙梵,槛外凉风急暮砧。

小有烟霞自一丘,花光竹气醉中收。


药携丹灶云生袖,酒傍青山风满楼。


荒郊丛棘惊栖凤,野水微波亦下鸥。

天路招邀紫翠隈,峰云四百为君开。


石栏对酒题桐叶,竹阁披襟爇海苔。


问俗神君曾秉烛,寻盟仙令更登台。

百里仍秦县,千秋忆楚臣。
符开银艾小,粽裹绿荷新。
乡土能无恋,愁思郁未伸。
残日凋山叶,凉云脆渚芹。
空怜黄菊酒,不醉白头人。
秋水还堪赋,高台易怆神。
重林新放陇枝稠,倚槛盈盈万玉浮。
妆洗晚风寒转淡,香生残雪韵偏幽。
尊前宛转留春梦,醉里参差倚夕愁。
多少香车衔着尾。
得得蹄声,更间呜呜汽。
沉沉飞花吹落地。
年年九日登高会,九日登高年岁闲。
黄菊茱萸应故泛,茱萸黄菊故应攀。
今人不在古人后,往意可如兹意闲。
龙沙日日枕江流,古寺高天一素秋。
未有芙蓉解芳节,独馀葭菼入新愁。
西风欲尽当门柳,章水徒撑渡马舟。
山村如画里,小市两三家。
几担白莲藕,一篱黄菜花。
草沾旗角湿,柳拂帽檐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