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朱萼琼华次第开,烦君自折向春台。
遥知玉季承欢宴,唱尽新词釂巨杯。
玉斝久期繁艳至,筠笼先漏暗香来。
歌童知我怜芳意,不向尊前唱落梅。
劲雪严风不易摧,琼苞犹冠百花开。
洛阳去此无多地,不似迢迢驿使来。
上人出山时,稻穫云水白。
囷仓未云满,已有税租迫。
崎岖走檀施,不畏道里隔。
何处音书至,刘家好弟兄。
科名先世在,诗律早年成。
岭北饶风雪,淮南困甲兵。
更两逢春八十翁,灵州觞咏拟君同。
主僧头白眼犹碧,诗客才高句自雄。
槛外江光微隐映,望中山色远空蒙。
黑头归作碧山翁,去缝磨棱与世同。
献璞自来非卞老,解嘲谁复学杨雄。
心明可否知常静,眼认之无觉未蒙。
一门昆玉尽诗翁,迢递名山幸一同。
磊落襟怀情共适,铿锵金玉句争雄。
才高今古推先哲,书读华夷识阿蒙。
座上埙鸣座下篪,相欢相笑日怡怡。
闻人不似逢人话,见面深嫌识面迟。
夏雨苗须秋雨实,少年心赖暮年持。
小阁灯红,白堕千觚,酌我其间。
诉别来情事,牢骚依旧,春初风物,仿佛从前。
心念朋交,三霜不见,厚意深蒙个个怜。
一杯分夕露,连璧映清湖。
北道山方好,西风暑况徂。
抡才终远器,发轫更良图。
我生亦何幸,佳友在邻墙。
道义共讲贯,心亲形迹忘。
迩来忽问阔,千里遥相望。
平生寡所谐,疏拙以自守。
天钟凿枘性,人弃我独取。
世道方荆榛,营利不绝口。
平生无所嗜,耽玩惟古今。
以我浅陋质,期于江海深。
万事不挂胸,须臾惜光阴。
入夏不为浅,亭虚未甚炎。
云收风卷幕,月满夜开奁。
怕热移灯远,开怀索酒添。
我居市北子市南,中间万口喧春蚕。
子来自南我自北,缭绕东西厌匍匐。
块坐不言中有得,谷鸟一声惊昼息。
白发苍颜落照边,敝裘羸马恶风前。
熏心醁醑凡三月,扑面缁尘又一年。
世事升沉看木偶,天机消长阅韦编。
十载重逄骨鲠臣,生涯能斥向来贫。
一时辍棹舒情曲,三接乘骖到水滨。
乌府前循仪范古,鸿胪首唱姓名新。
浃旬烟雨卒能收,拄杖相随到上头。
积累本来由一篑,包罗曾复让群丘。
浮云于我真无累,逝者如斯自不休。
青云肯与白云期,开到黄花又几枝。
积雨分明留客意,空山遮莫爱人时。
高才自与经纶熟,野性从来水石宜。
四望魁山路五千,东轩松菊想依然。
尚怀伯仲开春瓮,还与吾翁展寿筵。
白土溪梅才旧腊,黄金岸柳又新年。
万松亭下寒溪桥,走马冲泥苦折腰。
下榻何曾嫌造次,登堂原不费招邀。
入帘庭草连荆树,出谷莺声遍柳条。
雾磴烟梯天上行,玉壶银榼竹间迎。
俄分人世升沉迹,转见春风浩荡情。
罥絮游丝时趁蝶,妥花深叶暗啼莺。
一雨驱烦暑,楼高纳半峰。
应知久变豹,真觉老犹龙。
与子成春服,呼童剪晚菘。
孤月苍茫挂碧空,感怀人在月华东。
关山满地俱戎马,消息何年又雁鸿。
朔雪春风千里外,白头玄草百年中。
偶移游客屐,来过野僧寮;
山是旧清净,地多新赋徭。
战风千树叶,催雨五更潮;
无限感时绪,暂将杯酒浇。
椿府才华自昔闻,二难犹喜继清芬。
诗书范俗光前哲,孝友传家裕后昆。
遁迹久无轩冕梦,忘机时狎鹭鸥群。
积闷久不舒,今乃得纵遣。
蒹葭引之去,水与秋空浅。
极意恣幽探,心开目愈展。
长林雨过,山翠如沐,鸟啼相应。
绕城堞、攀云独上,点点嫩苔生小径。
高岭外、听清风乍起,吹落半天钟磬。
清泉㶁㶁出方池,与客登临拜古祠。
一径松阴秋雨后,半城柳色夕阳时。
从来我辈多耽酒,到此何人不咏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