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相望隔异县,但愿加餐饭。


悠悠鸡唱晨,寂寂钟鸣晚。


是中或欣佳,聊以寄颓懒。

回味有苦益,充肠宜苦锥。


其实虽地出,其雅则天资。


因思夏畦发,又见霜林吹。

苔竹雨浪浪,章泉水涓涓。


是中春晴时,瑞峰生紫烟。


幽人更真率,语客醉欲眠。

花嫩得雨开,花老得雨落。


开落须臾期,人生任相谑。


红花春融融,白花春漠漠。

年年最佳处,韶艳三春光。


顾我憔悴人,岂不能自强。


拂拭整春服,行歌发清商。

人物曾几何,岁月良不待。


秋深动金石,夜久生竽籁。


凉知神观回,静胜语嘿对。

空山落黄叶,天寒鸿雁鸣。


敲门袖诗来,一见喜且惊。


清扬固不凡,雅意方流行。

雅俗岂殊调,今古信一时。


晴雨草木长,摸索皆我诗。


善来子赵子,身世忽若遗。

朅来固意惬,倏去诚愿违。


敢云一语是,未省百事非。


春雪遽落落,春花亦菲菲。

尝看晋宋语,无忌酷似舅。


焉如施与徐,共学乃师友。


固应在同声,亦何苦遗臭。

三子者之撰,孰辨主与宾。


富贵非所恶,古道多贱贫。


要是一世士,必有千载人。

平生所交友,岂曰不数人。


但恐莫我知,可疏不可亲。


人如李仲元,人如郑子真。

涧冷浮冰澌,深居坐堆灰。


纷然自积雪,怀哉复怀哉。


儿女强解事,走蹈风雪里。

人物本如云,八俊更三君。


山风吹夏箨,苍雪落纷纷。


专壑紫苔古,掩关青竹深。

矫首灵山南,远目水溪东。


溪山春正浓,胜事还当穷。


佳人天一方,欲见无由逢。

酴醾落香雪,杨柳生野烟。


东风过寒食,物色谁能怜。


清晨沐兰芳,夷心玉景篇。

琴樽发清谣,老眼度闲日。


君侯句愈奇,天然去雕织。


得诗喜欲舞,此意越今昔。

风日明寒食,古观辛夷花。


冉冉山势转,寂寂溪流斜。


摩挲旧题字,故人天之涯。

世味嚼蜡尔,临风强吟哦。


故人今谁来,门前车马多。


招邀忽聚集,款曲成婆娑。

士悲此凛秋,而且复季月。


抚世徒纷华,徂年信飘忽。


经行见登临,道旧叹存没。

青山如佳人,不暇相应接。


风轩一开明,烟峦几重叠。


云乎具尊酒,乃尔随步屧。

幽幽溪南山,古寺占岩曲。


昔人不可见,佳处欲何属。


素秋集今雨,清昼话前躅。

薰风拂眼过,不知夏将深。


起视树扶疏,聊以舒啸吟。


故人忽相过,我取酒同斟。

君再到章泉,我愧未能往。


玉田金仙路,薰风满林荡。


殷勤好寄声,不必论识赏。

我祖绍圣初,盖亦登名第。


君家龙图公,实托同年契。


岂知渡江久,游宦各零替。

我毒发于腰,君疮作于背。


君痛那可忍,我痛或可退。


清和清润时,晴雨在户外。

陶陶兀兀里,浑涵忘所知。


恍如天地初,清浊未剖时。


人苦前识尔,触物劳心思。

神既不外骛,气亦当自和。


松床荐石枕,偃仰得已多。


鼻息出入通,呼吸相荡摩。

卧听青松吟,起看白云生。


身心两无累,所至辄畅情。


岂特夸毗子,往往皆强营。

二力扶舆去,荒寻何所之。


章丘菊已花,章泉梅欲枝。


孰不有先友,我乃得旧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