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景星显见,信星彪列,象载昭庭,日亲以察。


参侔开阖,爰推本纪,汾脽出鼎,皇佑元始。


五音六律,依韦飨昭,杂变并会,雅声远姚。

晓发碧水阳,暝宿金山寺。


松风洒寒雨,淅沥醒馀醉。


夜中香积饭,蔬粒俱精异。

晓发碧水阳,暝宿金山寺。


松风洒寒雨,淅沥醒馀醉。


夜中香积饭,蔬粒俱精异。

开遍梅花腊渐残,又传新历岁更端。


书生爱日惟愁晚,稚子敲冰不怕寒。


酒压蚁篘醅可拨,诗题蜡纸墨难干。

吾不学老农,种此方寸田。


善雨日培壅,安得荒旱年。


诗书菑且畬,芟蕴毋蔓延。

瓦霜砖日合寒晴,最爱幽窗远市声。


懒去著书追管葛,闲来读易玩周程。


劳心未必能齐物,寡欲才堪论养生。

妒花暝雨迷千里,隔水残红度几车。


梦破三更子规鸟,香来一树木犀花。


病夫老去头如鹤,稚子春来发似鸦。

拨闷无人致酒瓶,哦诗灯下一郎清。


夜深笑拍胡床语,忽乱阶前落叶声。

樊川别业辋川庄,摩诘才情小杜狂。


闻说当年多胜事,却怜官职苦相妨。

佳树名花总是春,画帘遥隔软红尘。


池台政赖闲妆点,惟欠林边学吠人。

十年不见林亨大,万里孤舟一梦来。


玉面同官真俊杰,彩衫小囝尚婴孩。


景星楼上方酣饮,秀野桥头又促回。

穷腹便便诧老边,敢将文字压前贤。


愁怀不作功名想,衰鬓从教儿女怜。


客路知心惟有月,书灯话旧更何年。

阿咸秀出竹林边,千古风流有此贤。


独向诗盟参古律,不随世态异憎怜。


夜光照耀需他日,汗血奔腾出少年。

常日黄梁说梦游,明朝匹马度邯沟。
山连王屋排空下,云在天门抱日浮。
枕里卢生迷岁月,皮间季野有阳秋。
师本穷和尚,我亦穷秀才。
忍穷俱已彻,老肯不归来。
今师虽暂别,泉石莫相猜。
僧中有高僧,士亦有高士。
我虽不为高,心粗能知止。
师是个中人,特患不为尔。
古无住持事,但只传法旨。
有能悟色空,便可超生死。
庸僧昧本原,岂识西归履。
吾邑多缁徒,浩浩若云海。
大机久已亡,赖有小机在。
乃更与一岑,纯全两无悔。
纷纷学禅者,腰包竞奔走。
才能脱葛藤,痴意便自负。
求其道德尊,如师盖希有。
我与师来往,岁月虽未长。
相看成二老,风流亦异常。
既宴坐岩上,我方为聚粮。
扶疏岩下树,入夏总成阴。
几年荆棘地,一旦为丛林。
我方与衲子,共听海潮音。
师心如死灰,形亦如槁木。
胡为衲子归,以响答空谷。
顾我尘垢身,拟向禅河浴。
爱山端有素,拘俗亦可怜。
昨守当涂郡,不识隐静山。
羡师来又去,愧我复何言。
幽栖非不胜,触目是林丘。
若比兹岩秀,培塿固难俦。
云山千里见,石泉四时流。
我生山窟里,终朝面孱颜。
独此岩未到,抱恨知几年。
兹游信奇绝,一览小众山。
我年七十五,木末挂残阳。
纵使身未逝,亦岂能久长。
尚冀林间住,与师共末光。
我自归林下,亦复与世疏。
赖有善知识,时能过吾庐。
伴我说道话,我爱读佛书。
道满三千界,潮音未许缄。
何为狮子座,却上景星岩。
天近云随步,林深翠滴衫。
秋半璇霄现景星,天开泰运应休祯。
晴光伴月辉云汉,皓彩呈祥烛太清。
众目共瞻当午夜,万年纪瑞属时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