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季秋霜露降,草木日已衰。
暮登城门丘,遥望沧海涯。
鸟鸣求其群,况在远别离。
城角秋笳起暮愁,一天凉月照南楼。
西风雁影人千里,黄菊清尊又晚秋。
秋郊物物作秋容,目送横天一鹗雄。
更远更疑山隔雾,或飘或聚叶随风。
对时唯恐朱颜改,遣兴除非白酒充。
昏黄天开霁,夜黑雨复作。
天公亦侮人,稔岁变凶恶。
湿薪炊午庖,生稻炒晨镬。
落日天将晚。
望前涂、烟云一抹,江澄如练。
三载风尘羁异地,喜得归帆如箭。
菊黄萸紫染成愁,妆点西风两鬓秋。
多少情怀无处托,欲凭归雁问青楼。
西风吹起别离愁,满目凄凉不奈秋。
归雁不随残照落,却和柔橹过沧洲。
斜阳望断水平桥,古柳萧疏己半雕。
鱼跃浪花翻水面,雁拖烟练束林腰。
花时无镪能追骥,月夜有诗堪续貂。
老计笑空疏,清风一草庐。
闲门心迹在,仕籍姓名除。
曲唱贞元后,吟归丙子初。
似隐还非隐,未能忘世情。
山河亡国恨,风雨客楼声。
穷有天堪问,贫无地可耕。
且说西湖事,未言东海枯。
悲风荒野大,落照废城孤。
有句填诗债,无钱觅酒垆。
西风离别泪,点点落清笳。
曲变犹庄舄,琴亡自瓠巴。
馀生空岁月,倦迹久尘沙。
栖栖犹未定,去去复何求。
纵有刘伶酒,难消杜甫愁。
黑云天易晚,红叶树多秋。
自怜今老大,空忆旧欢娱。
翻覆看时事,艰危涉世途。
客身湘浦雁,归梦越乡鲈。
门巷多车马,空斋掩半扉。
天时秋后变,人事日来非。
岁月销英气,风霜敝客衣。
恰已论心四十秋,朱颜化作素丝头。
种田有穫须知足,应物无贪亦寡尤。
浮世欲回残梦未,男儿休管读书否。
友为金州人,归家就熟路。
因将捷径寻,转被歧途误。
一误再误馀,日晚渐昏暮。
昨宵寻店宿,今朝问客程。
卓午风微动,雾散一天晴。
连村多闲舍,流亡合族行。
既到红觜城,税驾天尚早。
登彼烽台高,远望秋光好。
海水涌清波,舟帆悬素缟。
红日正三竿,已到太平岭。
霜严启朝晴,随意观山景。
草屋锁炊烟,黄叶淡村影。
闻鸡复命驾,早渡碧流河。
再行三五里,村小枕山阿。
桥横东西涧,场筑南北坡。
磨盘山下路,曲曲近水隈。
浮沙没车辙,马缓扬鞭催。
人家临涧外,旅店巷口开。
来日向南行,车从峡道走。
渐入山坳中,四围峰峦陡。
或如狮象驼,或如牛马狗。
夜行一更馀,倦寻村庄宿。
小车街前停,敲门进茅屋。
主人喜客来,迅疾命童仆。
行行数十里,西望一面山。
山峰插天起,新霁豁秋颜。
石危撑上下,藓老皴痕斑。
时维月初三,尚属寒露节。
友人驾巾车,邀我探岩穴。
匆匆整行装,悠悠循轨辙。
摇落平林一径虚,鹿麋相伴独吟徐。
清泠远水归寒涧,苍翠群峰入小庐。
地僻经秋人迹绝,天寒昨夜雁声初。
秋光黯淡透虚棂,石鼎香飘药火青。
听雨梦回惊蟋蟀,临风身怯颤蜻蜓。
久疏井臼惭梁案,苦忆乡园隔谢庭。
年来多病少欢愉,离得绳床若梦苏。
理鬓漫将尘镜拂,添香犹倩小鬟扶。
懒收红叶题银管,爱折黄花插玉壶。
微日输晴宿霭妆,征鸿迎暖到南州。
相呼相唤稻粱熟,年去年来芦苇秋。
琴操曾遗中散恨,海濒还见子卿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