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五垓千陛立朝廷,槛首铜雕一丈翎。


不待来仪威凤至,日闻韶濩在青冥。

黄金大殿万斯年,十二丹楹日月边。


伞盖威蕤当御榻,珠光照耀九重天。

旗常万乘缀旒旓,玉瓘升坛藉白茅。


前月太常班卤簿,安排法驾事南郊。

八思巴师释之雄,字出天人惭妙工。


龙沙仿佛鬼夜哭,蒙古尽归文法中。

喜年方耳顺,何遽尔赋归田。
想十载红尘,题舆佐岳,连宵清梦,先到林泉。
抽身急流而退,任攀辕无计可留延。

兄弟通家里闬欢,故人犹作布衣看。


扁舟且载烟波兴,不为微名负钓竿。

竹林嵇阮是吾徒,空有山阳旧日庐。


已分沉冥今更出,西风征马一踟蹰。

君采翩翩子业前,尔兄华省并称贤。


持杯此地双钩色,回首浮云二十年。

吏部文章自世家,独留何点在烟霞。


交深难向尊前别,沉醉山园十月花。

半亩荒园一径通,四面山气相冥蒙。


蓬蒿密拥一朝辟,独立虚亭草树中。


见说亭成甘雨溢,是时忧旱意初释。

所学真无负,恩深内相初。


敷陈本道德,诏令感州闾。


罢献能防侈,忧谗不著书。

江干六月暑初赫,谁解停桡访迁客。


楚粤间关路几千,于君意气感今昔。


君家兄弟雅爱余,休戚由来义所须。

清江环抱号瀛州,日晚人归古渡头。


波带夕阳催荡桨,潮生海月待维舟。


尘途不定时来往,鸥鸟无心自去留。

鳌戴三山弱海东,城南咫尺亦堪同。


卿云缭绕孤峰外,瑞色冲腾杳霭中。


影结楼台临绝涧,光生岩岫散晴空。

苍苍员峤面高斋,山色岧峣夕转佳。


永日开帘来紫气,馀晖傍户映丹厓。


牛羊已下初闻磬,鸟雀驯来尚满阶。

百里专城傍海濆,千家鸡犬日相闻。


南荒卉服通朝贡,北阙龙章净岛氛。


山郭但裁招隐赋,楼船何事伏波军。

山势崚嶒跃马来,当檐朝暮翠屏开。


四时物色烟花里,百叠峰峦锦绣堆。


长许卧游碧落外,何须济胜白云隈。

紫芝烨烨遍山椒,山对孤亭望不遥。


睡起暝烟犹洞壑,坐看华月正云霄。


清辉缥缈临书幌,曙色依稀接绮寮。

突兀孤峰孰斗奇,地灵盘毓许先知。


冲霄头角看来近,戛石音声识者希。


亭似草庐诸葛卧,人方渔钓渭阳师。

何处洞天称小有,疏钟点点出云间。


结庐自得寰中胜,入社僧同物外闲。


问字去来杨子宅,参禅日暮远公山。

玩世优游八十年,寻真杖屦且飘然。


春光载道花如锦,紫气临关月正弦。


五岳壮游过尚子,一经世业本韦贤。

清宛堂前三丈石,出自他山始何日。


洞庭波底一潜蛟,舞馀幽壑离窟宅。


已化贞坚状独奇,舞态犹存未异昔。

东南海上几仙山,巨浸洪涛漭瀁间。


金银宫阙三千里,止许游仙日往还。


幻出群峰有机易,岩石巑岏瞰蛟室。

万事悠悠听彼苍,古来壮志多摧藏。
几处功成归绿野,几人世及有青箱。


人岂尤兮天岂怨,天与英雄半利钝。

九歌曰:我所瞻兮尽仙亭,溪流九曲山鸟鸣。
灵峰之上云英英,轻盈杖屦等鸿冥。


谁可与同猿鹤情,荷锸相将日斫苓。

八歌曰:我所瞻兮到并莲,溪流八曲水潺湲。
钟鼓楼台步列仙,月明环佩声珊然。


谁可与同学慕禅,笠子临流枕石眠。

七歌曰:我所瞻兮云石堂,溪流七曲树生香。
石门虚彻把金光,翘首三峰列上方。


谁其行乐意未央,天壶日月景偏长。

六歌曰:我所瞻兮一览台,溪流六曲苍屏开。
振衣千仞出崔嵬,上与天游意豁哉。


谁其镌石扫莓苔,千年声响超群材。

五歌曰:我所瞻兮号天柱,溪流五曲杂烟雾。
栖真更在留云处,丹灶茶炉共朝暮。


谁与相从洽情愫,晚对群峰夸乐聚。

四歌曰:我所瞻兮在玉华,溪流四曲景逾赊。
钓鱼溪畔放浮槎,题诗合到李仙家。


谁与幽栖傍赤霞,仙床倦起看山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