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本约同来谒帝阍,忽随川浪去东奔。


九重圣主方虚席,千里高堂尚倚门。


世德只应荣伯仲,诗名终自付儿孙。

仓猝抛家舍,遑遑走道涂。


依山结茅广,摘草当园蔬。


老稚朝朝哭,生涯物物无。

岁律又云莫,临风咏式微。


两台方有约,一棹未成归。


夜宿三家市,天寒百衲衣。

有约携樽去,同登百尺楼。


便须乘好月,何必待中秋。


天地能容醉,山川不贮愁。

秦淮晓发,挂云帆十丈,天风如箭。
一碧湖光三十里,落日水平天远。
系马维舟,买鱼沽酒,杨柳人家店。

大痴老人时一醒,幻出迭迭芙蓉屏。


客惊咫尺万仞势,天割东南千古青。


拟将卜筑探地肺,便足指点称山经。

汉树淹边月,天都拂塞尘。


九关虚虎豹,层阁望麒麟。


社稷群公手,兵戈一介身。

今夜仙台月,清寒发夜深。


迟回阻云物,怅望忆登临。


玉管闲清吹,银河耿太阴。

寒潮不久盈,水落山月吐。


停舟宿浅沙,隔岸人争渡。


渡头老树根,记得昔游处。

春云冷压渡头槎,春色晴翻浦际沙。


并浴鵁鶄依水柳,成围蝴蝶舞江花。


富池军额无全籍,治邑农功有几家。

云岩市声中,竹源山色处。


平生几两屐,惟乐取意去。


晨光霁老春,飞盖双溪路。

雪云侵晓冻颇黎。
帽檐低。
梦向清溪南畔摘繁枝。

彩衣遥向郑州城,书剑还为故国行。


官邸冬温先季子,京闱秋试待诸生。


匆匆立马辞乡丈,草草传觞愧馆甥。

城楼旗角荡朝晖,行入郊坰访翠微。


尘净石坛门闭早,藓封山径客来稀。


柳阴闲系青骢马,花气浓薰白苎衣。

宿雨初晴晓出关,偶然行乐便忘还。


棋声互答闻松外,诗韵分题写竹间。


鳌背朵云瞻北阙,马头残照见西山。

城南策马一经过,眼底偏惊乐事多。


地主旋开桑落酒,山童能唱竹枝歌。


翠云宫殿闻玄鹤,青草池塘见白鹅。

归闰于春得社迟,酒应过熟老农嬉。


故巢候燕宾朋禁,骤雨前年唱和诗。


要使歌喉扶妩媚,肯教鼠目斗狐疑。

雨阻花期可便休,明朝也合为春游。


闲行若待天晴去,只恐花飞人又愁。

秋色平分月正高,故人千里只神交。


苍龙矫矫飞层汉,病鹤依依守旧巢。


霜刃若怜无用剑,璠桃羞见昔花袍。

峡古传中宿,峰高接上玄。


乾坤开福地,阁殿敞诸天。


化乐连苍霭,全清逗紫烟。

老树荒城噪暮鸦,凄凉节气满天涯。
绝怜多病相疏酒,又是重阳不在家。
浮世光阴易红叶,秋篱晚节复黄花。
汉阳教授文章古,翰院编修诗句清。
二公高卧同客况,一日不来孤我情。
东风绕屋百草绿,细雨卷帘双燕鸣。
秋藕无花寄断丝,拒霜犹学汉宫姿。
锦袍江令还家早,白发秋娘对客悲。
剩水残山留胜概,酸风苦雨失幽期。
江南汀沚多兰茝。
看生来、不是寻常珠蕾。
十五有余年,能把浮云摆。
朝寻古寺石啮屦,暮上崇丘风掠冠。
狂饮眼看红日尽,高歌声入碧云寒。
乱峰犹作太古色,野墓不知游客欢。
凭栏怯怯纤腰娜。
雾鬓云鬟亸。
修眉淡扫远山痕。
吾闻虎山之崦峰回互,仙境昔有仙尉住。
面临太湖三万顷,七十二峰似争渡。
居人家家种梅花,覆压山村不知数。
梅破疏英饯岁华,寻梅有约过山家。
短窗昨夜占佳晤,挑尽寒灯未肯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