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为百世生我公,奎光夜落玄云从。


冰霜正值岁寒节,使之遇啬名则丰。


我公才笔敌牛弩,苏门余子那堪数。

凄凉如在黄冈下,苦淡从教邻壁羞。


拟向城隅问耕稼,锄犁阙坏不堪修。

我家自贵东坡饼,不为人间肉食羞。


闻道西山薇蕨长,摘来我可辈元修。

朔风吹我过瀛州,釜甑生尘转可羞。


聊向春前寻故事,定知食饼记前修。

胜景天壤间,造物不能秘。


堂堂亘古今,取舍愈无匮。


江山本自如,优劣随人意。

少时苦爱山,藜杖春复秋。


峰峦如佳人,一顾销百忧。


野性不受羁,思与麋鹿游。

君今宴坐澄神谷,万象之中能见独。


功成白日上层霄,莫忘飞来两黄鹄。

东坡沦没文委地,艺圃书林荒不治。


遗编禁锢学无师,木不从绳金失砺。


高楼远景尚崔嵬,妙琢雄词非骪骳。

四海岂无兄弟亲,气合行须同父母。


相逢坐语忽移时,不觉朝餐辄过午。


品评人物妙雌黄,议论邦家入覼缕。

我无先世英,敢望燕台筑。


譬如坎井蛙,拘虚徒窘束。


又如鹪鹩巢,所寄一枝足。

平生栖息地,往往旋修筑。


为怜双净眼,不肯受羁束。


官居凿小轩,容膝盖已足。

峥嵘大千界,等是菩提乡。


昆虫暨草木,各放无边光。


而况佛之觉,灵明亘十方。

万象森罗总是诗,神机一动即天随。


寒梅把酒真游戏,妙意纵横十二时。

月过中秋色尚鲜,赏心未厌惜流年。


琼杯不许三人共,桂魄难同两夜圆。


碧落无云星避彩,清辉满座烛销烟。

烂漫烟光一目收,危亭葺就壮岑楼。


三巴故国山川在,万古长空日月流。


江水奔腾无昼夜,石田耕穫漫春秋。

枯大寒岩但不春,直经千劫未为真。


一门超邈难寻轨,万象森罗独露身。


田地稳时行便到,工夫尽处见方亲。

还淳反朴似山农,与物相忘即大同。


造理自超言意表,发机不离见闻中。


批云切月能无事,转地回天别有功。

一到仙山眼自明,前身仿佛记曾经。


真人眇曶在何许,更随藜杖缘青冥。

何须着意苦吟诗,未动毫端万景随。


千载骚人还把手,谁云陶谢不同时。

屡衄名场岁已高,此行谁赠一绨袍。


久从客路嗟重趼,独对秋风感二毛。


游倦几漫许都刺,愤深将广楚人骚。

玉树参差见,银花子细看。


淖糜分腊序,圆炭度朝寒。


冉冉头新白,匆匆岁又残。

龟龄昔祷五龙庙,曰雨而雨若有期。


我无能为此云役,云螭何事不相违。

青山如候虫,可赏不可恋。


胡为谢康乐,游览乃欲遍。


纵登最高顶,过眼犹掣电。

横枝十月要清诗,南国今年尔许迟。


梦绕故山千叠叠,眼看新萼一枝枝。


欲知影瘦香微处,未称天寒日暮时。

慈恩雁塔题名处,回首端如梦寐中。


千里远从当日别,一樽重喜此时同。


飞腾我久钦公辈,潦倒君当恕此翁。

久以嘉谋赞迩英,暂分东浙慰苍生。


闲携僚吏挥金盏,更遣娉婷吹玉笙。


霖雨千岩垂欲作,孤舟野水未妨横。

萧萧亦好耐寒枝,天与风流一段奇。


刻玉不惟工傲雪,施朱端欲妙凝脂。


佳人赪颊今才见,公子酡颜顷未知。

东郊云气晓疏疏,十里相携霁色初。


林幄尽头闻杜宇,荇丝深处见王馀。


提壶相劝仍沽酒,扶杖来观或荷锄。

相携摄履响层峦,翠蔓苍萝著处攀。


身在天台秋色里,路经巫峡暮云间。


欲飞还住一仙子,似淡如浓双远山。

解鞍挥玉麈,亹亹笑谈清。


昨夜灯花喜,今朝乾鹊声。


兴同狂秘监,诗似老弥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