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连天际海白皑皑,好上高楼望一回。


何处更能分道路,此时兼不认池台。


万重云树山头翠,百尺花楼江畔开。

秋雨仅熟禾,冬雪不掩块。


温风搜麦根,天意欲为害。


老农强推测,妄谓春当改。

大面峰头六月寒,神灯收罢晓云班。


浮空忽涌三银阙,云是西天雪岭山。

累块苍然是九州,大千起灭更悠悠。


雪光正照天西角,日影长浮雨上头。


峰顶何曾知六月,尘间想已别三秋。

夜月流瑶圃,春风满玉都。


篱疏先剥落,树密正模糊。


乱点横烟雁,惊啼失木乌。

中原日见黄尘生,上国空悬白雪情。


当昼风云垂忽散,久晴江海冻难成。


农人隔岁犹须虑,寇贼今冬尚未平。

绕郭苍山高复重,东风朔雪曙云浓。


层楼已出红尘境,到客宁知群玉峰。


万树羽仪翔白鹭,四原鳞甲动真龙。

朔风何处雪,径度江南山。


半出青天外,犹临庭户间。


崔嵬海潮涌,泱漭暮云还。

熊罴岭头望雪花,千林万壑玉交加。


若为扫尽浮云色,夜拥狐裘看月华。

风急雪纷纷,楼高野望分。


霏霏过树远,片片洒窗闻。

野雪清如许,高人不见留。


谁家金帐酒,能及剡溪舟。


群木瑶华积,千山素影流。

岁晚天空旭日晴,雪山当面始分明。


登临到我元无约,风景于人似有情。


楼阁欲从千里见,云烟谁借一朝清。

晴天开泽国,江渚匝烟围。


鹭静萧萧立,梅孤默默飞。


岸荒群虎过,村迥一人归。

岁暮风欺客,天开日解围。


雪消无奈白,云细不禁飞。


目尽江无尽,吾归雁亦归。

进帆文江曲,江水清且涟。


水宿倦独往,岩栖久无缘。


倏经雪浪石,问讯飞霞前。

山开晓色千峰玉,草映寒光万点琼。
为我春游添景物,不教桃李独鲜明。
可惜燕台雪色,从来未著梅花。
瑶姿玉质委尘沙。
檐空栖野雀,树古踏寒鸦。
爱惜含英玉一窠,露寒密暖底调和。
寄书黄耳休惊吠,香雪罗浮望较多。
天意曾回一日风,肯令三白笑田公。
纷纷占繇知何准,南北阴阳讶许同。
腊节将过雪不飞,四郊人暂曝晴晖。
应龙久蛰雷收响,信尔丛坛合祷归。
扶杖上梅岑,居高一整襟。
色原空世界,冷欲透人心。
璚宇海天阔,瑶枝松竹深。
连夜朔风劲,满庭残叶翻。
万山都削玉,一鹤尚当门。
沙远若无岸,楼高知有村。
休论青琐与黄扉,只有西湖不受欺。
每向冰霜见全操,笑渠长夏受蒸炊。
自有天香轧魏姚,何须裂麝与涂椒。
蜡梅卑俗红梅媚,漫与增添本草条。
梅边好与酒杯持,寂寂牙檐短短篱。
但有诗人出佳句,绝胜謏墓得金碑。
从来陋巷祇颜回,子悦胡为羡漆开。
端向岁寒观雅操,须知冰凌不为灾。
腊残春到无多日,留得清芬伴颂椒。
却放东风吹冻裂,遣渠堤柳又新条。
刺火艺兰能九畹,白衣访菊亦东篱。
君诗唤起西湖老,好处何惭幼妇碑。
自是阳和生处有,不同凡卉竞时开。
居然茹雪犹全节,底为藏冰但却灾。
雪里最怜梅破萼,花时那负岁寒心。
不因王子聊乘兴,争得林逋为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