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身已老。
三径都荒长却扫。
面目尘昏。

少陵未老。
曾把千人军独扫。
发白眵昏。

占西风早处,一番雨,一番秋。
记故国斜阳,去年今日,落叶林幽。
悲歌几回。

霭芳阴未解,乍天气,过元宵。
讶客袖犹寒,吟窗易晓,春色无聊。
梅梢,尚留顾藉,滞东风,未肯雪轻飘。

霭芳阴未解,乍天气、过元宵。
讶客袖犹寒,吟窗易晓,春色无聊。
梅梢。

狂吟江浦。
不食人间烟火语。
韦曲名家。

云横远浦。
一段秋光烦著语。
月下谁家。

距春五日。
吉语搀先来饮席。
易卦占新。

人怯山西种,谁知掌上身。


猪羊刀霍霍,车马道辚辚。


幕府开娘子,旗常纪乱臣。

和风动□。
□□新年□入手。
世事尘□。

香檀素手。
缓理新词来伴酒。
音调凄凉。

寄愁天上,碧落青霄平似掌。
石破多时,散作春檐夜雨丝。


埋忧地下,移却南山成旷野。

沉吟不语晴窗畔。
小字银钩题欲遍。
云情散乱未成篇,花骨敧斜终带软。

骚人多感慨,况故国、遇秋风。
望千里金城,一区天府,气势清雄。
繁华事,无处问,但山川景物古今同。

将军真好士,识半面、足吾生。
况西自岷峨,北来燕赵,并辔论情。
相牵挽,归故里,有门前稚子候渊明。

金吾不禁夜,放箫鼓、恣游遨。
被万里长风,一天星斗,吹堕层霄。
御楼外香暖处,看人闲平地起仙鳌。

见平蛮诗卷,都道是、胆包躯。
听细话平生,辞虽慷慨,气却舒徐。
春风忽然吹兴,正琼花时节别江都。

羡黄台公子,能办此、淡中清。
看璧月当胸,松风应手,一洗秦筝。
都来四条弦上,有几家乐府几般声。

唤扁舟载酒,直转过、水门东。
正十里平湖,烟光淡淡,雨气蒙蒙。
回头二三名老,望衣冠、如在画图中。

自中年以去,觉岁月、疾如流。
渐鬓影萧萧,人情草草,世事悠悠。
言归几曾归去,向高沙、一度一年秋。

八旬今又八,说尚齿,更谁尊。
况赐号司徒,跋封大国,荣及生存。
白麻制词新宠,算一家、四世被皇恩。

数当今人物,问谁似,玉堂仙。
但苏子才名,居中未几,补外何偏。
天公意深有在,要周流、海内作师传。

想天开阊阖,正元日、受朝仪。
美出震居尊,承乾继统,行夏之时。
梅花领将春到,更祥烟、浮动万年枝。

孤云野水。
一声长笛芦花里。
明月江天。

翻来覆去。
淋漓秋雨何时住。
江上兵船。

白云深处。
帘卷画楼含暮雨。
玉树歌残。

渺渺怀芳意,苦对景、可怜生。
记燕外莺边,柳深竹嫩,度密穿青。
如今淡烟细雨,正午窗半梦酒初醒。

亭台依旧。
几日伶俜清影瘦。
稳抱幽香。

遥情两两。
盼到而今犹怅望。
如此良宵。

灯昏酒醒。
听尽更钲愁倚枕。
鼠啮残书。